全本书斋 > 耽美同人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彼岸繁花[综红楼]_分卷阅读_78
  王夫人板着脸看着薛姨妈,抿着嘴不开口,薛姨妈无奈,还是硬着头皮,按宝钗教的继续说,“为了凑些给那孽障上路花费的,妹妹把一些首饰都当了。你知道我那宝钗,平日里就不爱这些东西,现在都悔自己当初怎么没多置办些东西,这时候当了也是一些银钱啊。”
  王夫人还是不吭声,薛姨妈狠狠心说:“姐姐,不管好歹的,你总要给我凑几万,我好给蟠儿带着。”然后薛姨妈坐在哪里就捧着茶盏,偶尔抬头看看王夫人。
  良久,王夫人说:“妹妹,唉,”王夫人见薛姨妈不接话,转身去了内间,俄而拿出一个荷包,“妹妹这是庄子、铺子上才送来3000两,你拿去先给蟠儿,别的我再筹集。”
  薛姨妈接过荷包,拿回去给宝钗,宝钗冷笑,“妈,看来那几十万就有这3000两了,不信妈明日再去,姨妈必是头风犯了。妈若天天去,不等过年,贾家的媳妇、婆子们就会摆脸色给妈妈看了。”
  宝钗看自己妈妈犹自不信,也不多说。妈这一辈子,前头在外家是幼女,家里是一味地宠爱;嫁到薛家,父亲宠爱,先是有祖母当家,然后等祖父母、父亲都去世,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打发丫鬟,叫薛蝌晚上回来的时候要过来一趟。待见薛蝌,就细细叮嘱他把自家唯一一个在内城的三进的院子收回来,好好收拾了,准备过些日子搬家吧。薛蝌也是个明白人,也曾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自是明白发生了什么。宝钗又说:“以后关了帐,银子交到我这里吧。”薛蝌点点头,允了。
  果然,第二日薛姨妈再去王夫人那里,王夫人犯了头风,躺在床上只哎呦。彩云拿着药方子问薛姨妈,这几味药薛家可有。薛姨妈接了方子,见上面是天麻、杜仲等几味贵重药材,人参还要三十年份的,有点犯愁,这些药材加起来可不止3000两银子了。推脱说回去看看,再来回话。
  彩云一边送薛姨妈一边念叨太太的头风甚重,不得良药,怕是不会轻易见好等等。
  薛姨妈深一脚浅一脚,由着同喜扶着回去了借住的北院,看了宝钗就流下泪来,“我的儿,你姨妈、姨妈……”,泪如雨下。
  宝钗知道薛姨妈会碰了软钉子回来,却没想到是回来就哭。同喜从薛姨妈那里,要出来药材单子给宝钗看,然后忙着把去见王夫人的事情,和宝钗说了一遍。同贵给薛姨妈拧帕子搽脸,同喜捧了茶给薛姨妈。
  宝钗见妈妈喝了茶,稳神了,捏着单子,轻轻巧巧地说:“妈以为呢?姨妈这是心疼那3000两银子呢。怕是妈送去这些药材,后个还有再借钱的勾当呢。”
  “可是你姨妈没了好药材,哪得早日好呢。”
  宝钗把丫鬟都撵了出去,拉着薛姨妈的手,“妈,这世上还有比哥哥和你亲的没?”
  薛姨妈摇头。
  宝钗接着说:“对姨妈,这世上也没有比宝玉和她更亲的了。就是纨大嫂子的兰儿,妈说,可会比宝玉更亲?”
  薛姨妈还是摇头。
  “妈和我那天去凤姐姐那里,还记得风姐姐说的吧。迎春是淑妃,还生了皇子呢,在圣人面前还说不上话的。姨妈借贤德妃得的那些银子,不留给宝玉,难道会还给妈?”
  薛姨妈呐呐地说:“修园子本就花了不少的银子,哪里有剩余的。”
  “这话就是哄外人。”宝钗一点点给薛姨妈算账,“修园子的地,是不花钱的,这在京城,城里的地是占了大头的。园子统共才三亩半大小,盖的院子,多是用原来东院拆了下来的木头、石头,就是怡红院里堆砌假山的太湖石,也是原来东院小花园里的。就是添些材料也是有限。”
  “还有,那林之孝是大老爷手里用出来的,不比赖家的,是老太太手里出来的,没人敢惹敢驳。大老爷才送了赖家进大牢,林管家就是伸手到修园子的银子上,有大老爷在,他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妈,只看吴管家修完园子就回了侯府,就知道贾家说是分了二支了,可亲兄弟,哪里断得了干净。有大老爷在那里,那院子用不了几十万。怕是妈送去的银子还有余呢。”
  “怎么会呢?院子里那么多的摆件、字画,可都是真品。”
  “妈,三年前,张家来要琏二哥哥母亲的嫁妆,姨妈就把园子里的一些东西收了起来。去年这时候,圣人来收林家的家产,园子的东西也收回的差不多了。那以后,老太太再不说姑娘家要摆得富丽一些的话。妈还记得吧?”
  薛姨妈叹气,宝钗也叹气,“妈执意送药材过去,以后就把家里和柜上结算的银子都交给女儿吧。哥哥以后回来,妈总得给哥哥留些活命的根本。妈的私房钥匙也给了我,要用什么再到我这里拿。家里还是妈做主的,也没人会委屈了妈。”
  薛姨妈犹豫,姐姐一直和她很好,这药材还是要送。想想和宝钗说:“我的儿,你姨妈病的可怜呢。若是送了药材后,你姨妈再借银子或者要东西,就按你说的都交了给你。”
  母女商议妥当,薛姨妈打发同贵和莺儿,把药材在当晚送了过去。
  第132章 红楼132
  132
  过了正月, 给贾赦烧过了周年。迎春就常接了黛玉和莹儿姑侄俩人去宫里小住。开始的时候, 凤姐还不觉得有什么,过了几个月, 凤姐感觉出不便了,就和平儿抱怨。
  “平儿, 你说咱家这俩姑娘,一走就十来天的不在家,这可怎么好?”
  平儿笑, “奶奶是找不到人,替奶奶管家吧?等葳哥儿娶了媳妇就好啦。”
  凤姐看看才过了四岁生日的娃, 再想想张旵的长女——只会吐泡泡的小娃娃, 捶了平儿一下子, “指他媳妇?哼, 还不如指望你来用呢。”
  丰儿怀了第二胎,回家歇着去了,旺儿媳妇管婆子们看院子还成,做别的就不成。吴新登家的虽是很积极, 可是内外院不能全交到一家人的手里。凤姐只能把带娃的时间挤挤, 和平儿俩理事, 白天好跟着贾琏、苏先生学习。
  贾琏很不理解凤姐为啥玩命地学习, 凤姐幽幽地说:“不想某一日,儿子说:娘, 你不懂这个。更不想某一日, 二爷也这么说。”
  贾琏不理解, 凤姐笑笑,继续和贾琏一起学习。
  隔年腊月,凤姐看着这一年的大事记:
  贾政仍在家待业,宝玉和贾兰都中了秀才。秋闱后,宝钗嫁入贾府。探春远嫁南边。
  贾琏守孝后,仍回户部复职。
  秋闱,程泰中最后一名亚元。程家将婚期安排在冬月,黛玉出嫁。
  凤姐以为这一年就平平安安过去了,那知腊月中旬的时候,一天中午贾莹从宫里回来,搂着凤姐,在凤姐耳边悄悄说:“娘,贤德妃今天被贬为才人了。”
  凤姐脱口而出,“为什么?”
  莹姐儿摇头,“姑姑没说,就送我回来了。还有太上皇上午中风了。”
  晚间的时候,贾琏回来,还没等凤姐说元春的事儿,贾琏先说:“凤儿,你叔叔升了内阁大学士了,已有三百里的文书发出去,定于明年的正月二十到职。”贾琏与凤姐恭喜一番,凤姐只觉得心惊肉跳,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王子腾倒在回京的路上。
  凤姐缓缓和贾琏说了太上皇上午中风,元春也被贬为才人的事。贾琏也莫名,晃晃脑袋说:“凤儿,这些离我们远着呢。这些日子别让莹儿进宫了。”又去叫了吴新登、贾芸好好叮嘱一番,莫给府里找麻烦。
  贤德妃的事是第二天传到荣国府的,消息却是贤德妃暴病,太医院救治不及,诊断为痰厥。
  贾政得了信,满脸泪痕,气喘嘘嘘到了王夫人的内院,“你快与老太太即刻进宫,娘娘病危。你缓些说,莫吓到老太太了。”
  王夫人本因得了哥哥就要进京的事情高兴呢,突然被贾政这一吓,立即大哭起来。
  贾政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太监在外面立等呢。”
  王夫人收泪,去请贾母。贾母听说元春又病了,直念佛,“怎么又病了呢。年轻轻的。可不要是再吓我。”鸳鸯伺候贾母换了衣服穿戴,王夫人也赶紧回房穿戴起来,婆媳二人跟着太监去凤藻宫看元春。
  因贾母年事以高,宫里特赏赐了轿子。从宫门一直抬到元春的寝宫。贾母和王夫人入内觐见,却见元春痰塞口涎,已不能言。及见了贾母,面含悲泣,却无眼泪。贾母和王夫人说些请安宽慰的话,却见元春面色渐变。内宫太监请二人外宫等候,贾母、王夫人怎忍得离开元春,但内宫指肚,还是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不多时,之间太监出来穿钦天监。贾母知道事情不好,稍刻,有小太监出来传话说:“娘娘薨逝。”是年是十二月十八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三十四岁。
  贾母和王夫人只得含悲起身,上轿回府。翌日,却不见宫内有治丧的消息传出,贾府诸人是惶惶不可终日。几日后,得了消息,元春停灵寝庙,阖家送灵后,关闭府门守孝不提。谁知道新春朝廷开笔,就有御史弹劾荣国府重利盘剥,纵奴行凶,杀死节妇等等不法之事。圣人因元妃才去,不忍即传讯贾府亲眷,着有司查验明白后再问贾府。
  贾府无人上朝,还是史家兄弟见事不好,悄悄打发心腹嬷嬷去见贾母,把事情说与了贾母。贾母晚饭后当作笑话和王夫人、宝钗婆媳闲话,王夫人听了心惊,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地伺候贾母歇息了,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入夜,王夫人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直折腾到了天明,未免就有些不爽利了,打发玉钏去贾母哪里道了恼,将家事都委托给了宝钗,心心念念地盼着自己哥哥能赶紧入京。
  不想快到了到职的日了,还没有消息,王夫人越发不安。
  正月十七这日,贾琏回家和凤姐说:“凤儿,你叔叔在路上没了。”
  凤姐心说到时候了。却还是问贾琏,“二爷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在枢密那张大人处看的快报。说你二叔是赶路劳乏,偶然感冒风寒,到了十里屯地方,病重延医调治。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我想着你三叔和你哥哥都要进京了,就打发长随去迎他们,也给京城你们王家守宅子的人送了信。”
  王夫人得了王家家人报信,吃惊的无复以加,仔细问了是贾琏在枢密去看的快报,心中就知道不会假了。
  由于王家在京只有守宅子的家人,贾琏就请假,带着着京城的王家人、还有王夫人派过来的周瑞等,由礼部官员陪着过去,就地处理了丧事。圣人恩旨赏了王子腾内阁的职衔,谥了文勤公,命本宗扶柩回籍,着沿途地方官员照料。连家眷回南去了。”
  料理完一应事情,贾琏回来和凤姐说:“你婶娘说,没想到如今不能进京,以后得了机会再见。还说要是路上遇到你哥哥了,就带你哥哥还有你三叔回转金陵,要你在京城好好保重。”
  王子腾的丧事没过去几天,就因海疆御史弹劾王子腾任上亏空,发落下来由王子胜和王仁赔补。
  王夫人从哥哥去世,就心惊肉跳的无法安眠。待周瑞回来说了丧事的处理,沉吟半日,打发周瑞去请薛蝌来。然后叫了彩云端了碳盆进来,忍痛将一张张借票丢入火盆,但那些个抵债来的房契地契却舍不得烧,翻翻拣拣地还是留了一些,分作几份,叫了玉钏进来,让她先去喊李纨、再喊宝钗过来。
  等李纨过来,王夫人给了李纨一个荷包说:“珠儿媳妇,这些年你守着兰儿长大,兰儿如今进学了,以后用钱的地方更多。这些你密密地收好了,以后也有得用的。”
  李纨这些年,从贾珠去世就不怎么得王夫人心意,还好因为有贾兰,王夫人月月还是贴补母子俩。回房打开荷包,一看是京城的几座小宅子,几个京郊的小庄子,还有一万两银票,赶紧秘密地贴身收好。
  李纨才走,宝钗就到了。王夫人拉着宝钗的手说:“我的儿,因是湘云之故,我心里喜欢你,却不敢订亲,叫你和你母亲担心了几年。而你进了门,家势却渐渐地落了。倒是委屈了你。”
  拿出一个荷包给宝钗,直言不讳地说:“宝钗,宝玉是个糊涂的,以后有事要你拿主意的,这个就是你们以后安身立命的,你千万贴身收好,莫要丢了。”
  外面彩云进来说:“太太,薛家二爷来了。”
  宝钗有些奇怪,二哥怎么会来王夫人这里,王夫人却不留宝钗,撵她赶紧回去了。
  原本薛姨妈因王夫人算计银子的事,羞恼之下就搬离了贾府,回了自己的宅子。跟贾母说的时候,还为王夫人这个姐姐遮脸,只说是要依靠侄儿薛蝌,不得不搬。王夫人明白薛姨妈是为了银钱的事儿,也知道这一搬走,就是姐妹再不往来了,万般不舍,却还是在薛姨妈搬家后,上门还了薛姨妈几万银子,然后姐妹俩人又重新走动起来。
  等到宝玉满了十八岁,中了秀才,史家也为史湘云找到了满意的夫婿嫁了,王夫人才敢和薛姨妈说明原委,给宝玉和宝钗订亲,迅速地给二人完婚。
  王夫人将剩余的房契地契,找个大盒子锁了,叫薛蝌进来说:“蝌侄儿,你知道我和你伯母借了许多银两,如今只怕还不上了。你把这个先收好,慢慢变卖了给你伯母,以后贴补宝钗也好,或是给了薛蟠也好。说我这几日得空就去看她。”
  王夫人停了一会儿又说,“王家是保不住了,贾家看来也难,薛家幸好有你,你也别在生意场争先,安稳能活着才好。”
  打发走薛蝌,王夫人又叫了周瑞家的来,拿了一千两银票给她,“明日你和你家的去金陵,给我看看祭田的事情,多少先买着,早早弄妥当了,给信我,我再打发人另送银钱去。”
  周瑞家的不疑有它,接了银票就和周瑞动身去了金陵。
  王夫人把所有事情处理完了,想起甄家托付的财物,忍不住叹道:自己忙了一辈子,到最后却还是抵不过势败财空。
  第133章 红楼133
  133
  对于元春的薨逝和王子腾的暴毙,凤姐是有妥帖的一个字来形容的:怕。为此凤姐专程去看黛玉, 在程夫人那儿拖到程尚书回家, 婉转地把自己的意思问了。
  程尚书笑着安慰凤姐, “和你们俩还有你妹妹都无关, 放心过好你们的日子。”
  凤姐辞出,回到家里和贾琏说了程荫的话。贾琏笑话凤姐,“原来你是天不怕, 地不怕的, 现在怎么如此胆小啦?”
  凤姐就说:“侯爷,你还装不知道,原来万事有我叔叔、有府里的老侯爷, 在前头顶着呢,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人, 给我俩顶着了。怎么能不怕呢!”
  贾琏听了凤姐的话沉默一会儿, 点点头,“是呀,程叔叔那里, 我们规规矩矩的不惹事, 遇事他会提醒我们几句。妹妹那里, 就是关起宫门, 都怕有事情找上门的;而舅舅, 这一年老的愈发厉害了。我上次休沐过去, 听二舅舅说, 明年翰林院散馆, 张沐张準都要准备外任的,二表哥在外也快三年了,也不打算回来的。”
  凤姐说道:“该不是到了老侯爷说的要外放的时候吧?”
  贾琏点头。“二皇子自大婚后入朝,和大皇子俩人,简直是恨不能一刀劈翻对方。这时候要是聪明一点的,谁不谋外任啊。圣人正春秋鼎盛。”
  “这和老侯爷说的太上皇的时候,太像了。唯一就是今上没立太子了。”
  “唉,”贾琏叹气,“大皇子和二皇子还都是一个亲娘呢,还都这样。圣人没事儿,生那么多儿子做什么?”
  “侯爷,你看看你的长子和次子,不也是差了三岁。将来不要走了老侯爷和二老爷的路才好。”
  贾琏摇头,“凤儿,你不偏心就不会。再有,得把老二菑儿的媳妇选好了。二皇子没大婚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的。就像那府里,没二太太,何来的那么些事儿。”
  凤姐心下并不赞同这说法。外力只起个推动作用,要是自己心里没那想法,怕是神仙来挑唆都没用。但是做次子的,就因为晚出生了几年,不甘心自是有的。不然明朝为何把其他皇子都当废物养,别说和太子一样的读书教导,连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只能说不是文盲罢了。怕就是防备这样吧。
  “还有张家最近要分家了。”
  凤姐疑惑地看贾琏。
  “二舅舅说了,不分家,他那天没了,三房的人都要辞官守孝,分家了,只二房父子回家守孝就好。”
  凤姐点头,“二舅舅那人看着不拘一格,实则深谋远虑。他这样说怕是真的身体不好了。”
  “二舅舅也是七十岁了。”
  凤姐叫平儿给贾琏换热茶,顺便换个话题,“侯爷,你上次去可看到了旵表弟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