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 > 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 第65节
  直到她站稳脚跟才不得不松手。
  如今故技重施,无非是想打压阿嫣。
  武氏只觉得可笑,端然道:“前几年珽儿尚未娶妻,儿媳代行此礼是迫不得已。如今既娶了楚氏,合该她去。。”
  “你先教两年,再由她去也不迟!”
  “这种事倒也不必临场去教。堂之上帝王亲耕,皇后亲蚕,也没听说太后代为亲蚕的。”武氏驳得不留情面。
  老太妃闻言,脸色骤变。
  傻子都听得出来,武氏末尾那句分明在借机暗讽当年的她。儿孙满堂的老人家,平素被高氏婆媳恭维得云里雾里,昨晚跟高氏商议后,她都想好了该如何拍板,如今碰上武氏这态度,哪里挂得住?
  她戴着薄绸暖帽坐在短榻上,眼底暗自涌起薄怒。
  武氏视若无睹。
  早年婆媳俩交锋过许多回,彼此心里都明镜似的。若老太妃讲道理,她自然愿意代亡夫尽孝,在意见相左时说几句好话哄哄,求个后宅和美。但若老太妃存了私心胡乱插手,武氏可不会放任。
  厅中忽而陷入安静,气氛有点僵硬。
  一道身影便在此时出现在甬道。
  身姿峻拔,广袖飘飘,是甚少露面的谢珽。
  仆妇恭敬相迎,他大步而来,进屋后先朝两位太妃行礼。
  老太妃没等到儿媳给台阶,见着他,竟自松了口气,道:“今日怎么有空来了?快坐。”
  “长史府中难得清闲,过来瞧瞧祖母。”
  谢珽拱手问候,见坐在阿嫣旁边的谢淑已让出位子,便在她身旁落座。男人身上是处置公事时的服饰,青衣纁裳,蹀躞俨然,春光里端贵俊爽。坐稳后,两道目光不自觉瞥向了阿嫣。
  阿嫣勾出温柔得体的笑,接过仆妇端来的茶放到他跟前,一副夫妻融洽,心有灵犀的模样。
  谢珽目露赞许,将她咬了一半,暂且搁在小碟里的糕点拿过来吃了,随口道:“这是在商量事情?”
  “商量劝桑礼的事。”老太妃赶在武氏之前,将方才的意思重说了一遍。
  谢珽眸色微动。
  他今日过来其实就是为此。
  昨夜阿嫣小心翼翼的坦白心事,他才明白小姑娘在府里受的种种委屈。那些委屈半数来自他的冷硬,半数则来自祖母的偏见和有些人因她皇家替嫁而生的揣测。
  唯有扫除这些成见,方可断了委屈之源。
  而劝桑之礼便是不错的契机。
  原打算趁问安提起,却未料这头已然争论起来了。谢珽搁下茶杯,望向老太妃,“萧规曹随而已,没什么可教的。”
  “你是想让楚氏去?这怎么行!”
  “她是明媒正娶的王妃,我的枕边人,怎么不行?”谢珽反诘。
  此言一出,众人皆暗自讶然。
  毕竟阿嫣嫁入王府后,谢珽虽不时去留宿,却甚少在人前流露恩爱之态。这会儿一个枕边人说出来,加上方才拿了阿嫣吃剩的糕点,着实与平素迥异。而他素来行事决断,既然说出了这句话,显然早有此意。
  老太妃一时哑然。
  原本争执不下的事情,在谢珽表态后顿成母子同心之势。她心中不豫,伸手揉了揉鬓角,道:“我还是觉得不够妥帖。罢了,总归还有数日,我再好生想想。难得珽儿有空,我有几句话要叮嘱,你们先回吧。”
  这便是要散的意思。
  高氏瞥向武氏,见那位竟颇听话的起身,便也笑着起身辞行,欲与儿媳和谢淑出门。
  阿嫣自然也要走的。
  才刚起身行礼,指尖便被谢珽牵住了。
  她只好稍稍驻足,道:“夫君晚上来用饭吗?今早有新鲜的羊肉送进来,我已吩咐小厨房好生准备了。”
  “那我过去尝尝。”
  谢珽勾了勾唇,声音颇为温柔。
  不止老太妃,就连武氏听了都觉得意外,诧然瞧过来。见了谢珽牵着娇妻指尖恋恋不舍的模样,顿觉百炼钢化成绕指柔,必定是夫妻好事已成,床帏承欢后愈发缱绻了。
  挺好的。
  武氏笑容愈深,瞧着满目春光,心绪大好。
  ……
  敞厅里,老太妃可就没那么好的兴致了。
  她对阿嫣的偏见根深蒂固。
  不论是皇室突兀赐婚,将她的算盘尽数拨乱,令郑吟秋不得不委屈退步谋取孺人的出路,还是秦念月在阿嫣入府后屡屡犯错,以至两度受惩。在老太妃心中,这些事都跟荒唐的赐婚、替嫁有关。
  更何况,年节里又出了刺杀的事。
  虽说兄弟阋墙是恶仆挑唆,积怨甚久使然,但目睹谢瑁吞毒而亡后,这事就成了老太妃的一块心病。有时候深夜想起来琢磨始末,她甚至觉得,若非谢珽突然起意,一反常态地陪阿嫣去赏灯,又独自乘船回府,那些刺客未必有机可趁。
  若谢珽避过那夜,在刺客出手之前就察觉异常,将其揪出,刺杀的罪名就不会坐实。
  届时,背后的谢瑁仍会被翻出。
  不同的是,图谋行凶和行凶失手的罪名天差地别,谢瑁不至于落得太重的罪名,更不会因后路尽断,在祠堂里当着列祖列宗的面服毒自尽。到时候,误会皆可澄清,哪怕谢瑁未必立时相信,也可慢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自然,祖孙四代也能好好的共享天伦。
  若不是那夜谢珽赏灯,一切未必没有挽回的机会。
  但木已成舟了。
  老太妃每每想到这里,心里就难受之极。
  此刻单独留下谢珽,她说的也是这些。
  跟强塞的孙媳不睦已久,她也没掩藏这些心思,徐徐说完后,叹了口气道:“我先前就说过,成婚前祭告了天地神明,也祭告过列祖列宗,忽然闹出替嫁这样的事,实在不是祥瑞之兆。如今你瞧,先是念月,后是你大哥,这家里都成什么样子了!”
  “那楚氏或许是清白的,但这几年府里安稳无事,她来后起了这么些风波,绝非兴家之兆。”
  “珽儿,你切不可色迷心窍。”
  老太妃两鬓花白,脸上尽是遗憾与痛惜。
  谢珽闻言,足足愣了半晌。
  “念月的事原是她咎由自取,照祖母的意思,莫非盗匪强抢路人获了罪,不该惩治其心术不正,却反要怪路人?”见祖母偏过头,便知这是欲加之罪,莫须有罢了。只要芥蒂仍在,府中诸般波折,大概都会被算到王妃头上。
  既入迷障,解释显然无用。
  谢珽稍作沉吟,朝老太妃拱了拱手。
  “大哥当日冒着死罪悍然行凶,志在一击而中,派了我难以应付的刺客。连他得手后的打算,祖母都知道。”
  老太妃眉心一跳,点头道:“那回确实凶险,幸亏神佛保佑。”
  “并非神佛保佑。”谢珽打断她,“大哥背水一战,安排得十分周全,唯一的变数,就是他漏算了阿嫣的人。那夜,若非阿嫣的人拔剑帮忙,孙儿未必能撑到援兵来救。届时苦战力竭,毒性发作,王府要办的就是我的丧事。”
  “一旦我中毒身故,军中必然生乱,会比父亲战死时更麻烦。”
  “比起河东动荡,王府根基动摇,祖母觉得,如今这局面是好是坏?”
  极沉静的语气,令神色都凝重起来。
  老太妃不知这些内情,闻言大为惊愕,颤巍巍地站起了身,“此话当真?”
  谢珽沉目不语。
  老太妃心里却天翻地覆。
  她虽没武氏那等眼界,这些年偏狭自私了点,到底没糊涂透顶,知道以谢珽的性情,这种事上不至于胡说。
  若果真如此……
  她满面惊愕,拄着拐杖站了半天,才迟疑着道:“如此说来,楚氏倒有功于王府?”
  “是。”谢珽毫不迟疑。
  ——尘埃落定后,谁都无从推演假设的事。但司裕那种神鬼莫测的身手,确乎顶得过五六个暗卫的能耐,这一点上谢珽深信不疑。仅凭这点,阿嫣便已帮了大忙。
  老太妃心头剧震,退了两步,坐回方椅之中。
  漫长的安静后她终于抬起了头。
  “既是如此,劝桑之礼就由她去吧。”
  “不止劝桑。阿嫣的心性品行,当得起王妃之位。大哥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祖母若仍囿于最初那点成见,会令家宅不安,终至祸患。往后还望祖母抛却成见,善待阿嫣,切不可令后宅离心离德。”
  “哪怕她是京城来的?”
  “不论来自何处,她都是我的妻。”谢珽答得笃定而郑重。
  老太妃一怔,好半晌才道:“我知道了。”
  ……
  照月堂的这番祖孙对话,阿嫣自然无从得知。
  她跟谢淑同行一段,逗了半天卷毛小黑后,便拐向了外院。
  ——去找司裕。
  昨日既说要为他践行,阿嫣回来后便让卢嬷嬷安排今日晌午的菜色,想着好聚好散,送走这位屡屡救她性命的朋友。
  谁知到了客院,却不见司裕踪影。
  进了屋,桌上却压了张纸条。
  阿嫣取了来看,上面唯有六个狗爬一样的字。
  我走了,不用送。
  且不是拿寻常笔墨写就,而是用了不知哪里寻的黑炭,虽字迹粗糙,却清晰可辨,跟从前司裕在她跟前描过的鬼画符很像。
  她瞧了片刻,忍不住失笑。
  旁边玉露瞧着那纸条,忍不住也笑道:“司公子还是这样子,不爱应付这些人情礼节。亏得这屋里有纸有炭,若不然,他怕是能拿匕首把字刻在桌上,然后悄悄走掉。”
  “罢了,他不惯被人践行,咱们就算了。往后天高海阔,但愿他能活得肆意自在。”
  阿嫣站了会儿,瞧着她送的东西司裕并未丢在客院,心中稍慰,晚间谢珽回来用饭时,将这事也跟他说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