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我在明末当皇帝 > 第286章 郊外见闻
  围观的文人们看着要走的锦衣卫,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工部侍郎的儿子被人当众杀害,锦衣卫居然只让人把尸体送回去,而不抓捕杀人者,就算锦衣卫只是个监察部门,也不至于草菅人命吧。
  一个文人站出来喝道:“岂有此理,难道就因为杀人者是天子封爵,你们锦衣卫就要故意放纵行凶者么?”
  旗官指着贾华道:“这位贾大人是天子近前的红人,他犯了事自有天子处置,轮不着你个穷酸腐儒插嘴。”
  “这是天地公理,人人都可指责于你。”这文士环顾左右,“各位宾友,朝廷官员如此做派,可见朝堂之上的臣工也好不到哪去的,此等朝廷不值得我们为之效力!”
  “张兄说得对,锦衣卫草菅人命,纵容权贵,还有王法么?”
  “明天科举我不参加了,这种官谁爱当谁当。”
  “王法何在?公理何在?”
  一群文人士子跟着响应士子言论,看着沸腾的一群士子,锦衣旗官一指带头的士子,“把你的身份文牒拿出来。”
  身份文牒是各地官府派发给治下百姓的身份证明,和后世的身份证是一样的。
  “你要干嘛?”文士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明年参加科举的人少了,陛下追查下来也得知道是谁鼓动士子不参加科举的。”
  文士捂紧胸口,侧过身去,“你…你休想!”
  “那可由不得你。”旗官一挥手,两个锦衣卫冲上去把带头的文士拉下楼梯,从他身上搜出身份文牒交到旗官手中。
  旗官看着手里的身份文牒,随手扔给身边人,对那文士道:“明年科举后再来北镇抚司取,我们走!”
  “是。”
  十几名锦衣卫来的快,去的也快,只留下地上一滩血迹。
  发生了这种事情朱由检也没心情看这无牌楼里的五绝为哪五绝了,抬腿就要往外走,楼上的那个女子突然喊道:“公子请留步。”
  话声中,女子提起裙摆走下楼梯,来到朱由检身边福了福,“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浙江毕败客,敢问姑娘姓甚名谁?”
  “奴家萧清芳,湖广人氏,今日之事由我无牌楼规矩而起,还请公子见谅,下人不知是公子和贾爵爷来了,还请公子、爵爷莫怪。”
  “不会。”朱由检象征性的点了下头,萧清芳展颜一笑,“今日毕公子和贾爵爷没能享乐,奴家请两位公子改日再来届时奴家亲自坐陪,可好?”
  “有时间我会再来的。”说着朱由检微微躬身算是施礼了,带着贾华、刘若愚二人走出无牌楼。
  待走得远了朱由检收起脸上笑容,招手对贾华道:“回去告诉锦衣卫秘查此处,朕有预感,无牌楼绝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是。”
  “公子咱们是继续逛还是回宫休息?”
  “去城外看看,京畿百姓被满清祸害的不浅啊。”朱由检轻轻说着,心里还有另一个念头,古时代只要不是太平盛世,冬天都会出现百姓冻饿而死的情况,即使是在京畿也不例外。
  他已经下令户部开仓设立粥棚,但具体怎么样他想亲自出城看看。
  出了城,官道两侧都是叶子掉光的古树,出城沿着官道走了七八里朱由检就看到官道旁边就有一个粥棚,一群穿着破烂的流民在粥棚外边排着队,也有路过的游学士子或是道士来讨碗粥喝。
  排开的队伍绵延二百多步,按照一步之内站两人计算,这一个粥棚至少有四百多人在等候。
  “走,我们也去排队。”朱由检一伸手,三人三马来到了队列的最后边,站在朱由检前边的老者捂着身体,跺脚来让身体热乎起来,他看到身后三人穿戴不凡,好奇道:“三位贵人看穿戴不像缺吃少穿,怎么也来这排队了?”
  朱由检挺起胸膛,施礼道:“老丈,在下是游学士子,路经此地腹中饥饿特来讨碗粥喝。”
  “那三位贵人带碗了么?”
  朱由检愣了下吗,看了眼身边的刘若愚和贾华,好奇的道:“为何还要带碗啊?”
  “这公子就不知道了,虽是舍粥却是要自己带碗前去,甭管带的碗多大一个人就一勺的量,三位贵人要是没带碗就别排队了,到城里茶楼酒肆去吃吧。”
  “不就是碗么,贾华。”
  “在下即刻去办。”贾华翻身上马,纯种西域汗血马奋起双蹄向城内冲去,趁这段时间朱由检继续与老者攀谈,“老丈这大冬天你不回家呢?”
  老者轻轻叹道:“这不前段时间建奴来了,把我家祖屋烧了,朝廷虽然免费给盖了却也只能勉强遮挡风雨,我们自己要买粮度日,京师米价斗米一百五十钱,可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老朽儿子在城里做工,儿媳在家里缝补衣裳,老朽我肩不能抗,手不能挑的,能给儿子媳妇减点负担就减点吧。”
  听他这么一说朱由检明白了,还是狗日的建奴弄的,他们兵临城下京师米价就跟着涨,愣是从斗米80钱涨到了160钱,最近才开始掉价,百姓仍然要花多出一倍的钱才能买一斗米。
  国弱民穷,穷则思变啊。
  朱由检心里轻轻一叹,今年只能先这样,明年情况多少能好转一点,日南布政使司位于热带,小冰河时期对热带国家的影响最少,那里的土地依旧可以做到粮食一年三熟。
  从西班芽把海外殖民地总部设在印度果阿就能看出来,西班牙人掌控着那片土地,所以才有粮食银子来大明买火炮弹药。
  这时候,刘若愚突然开口道:“敢问老丈今年贵庚?”
  “老朽今年六十有一。”
  刘若愚对两人道:“朝廷律令,年过六旬者可见官不拜,朝廷每年还当下发老者口粮才是,怎么老丈没收到口粮?”
  “口粮?有个屁的口粮,早被当官的贪了,还有见官不拜,你见到横的,你不拜他他敢打断你腿。”
  朱由检大惊,“竟至于此?!”
  老者满不在乎的道:“打从万历张首辅死后就这样了,咱大明这些皇帝就洪武爷、永乐帝和孝宗皇帝强点,他们三个要在岂能容这些当官的放肆?”
  洪武皇帝朱元璋减税赋、解奴婢、任用贤能,在位期间杀了十五万贪官,朝廷官员人心惶惶,无不盼望朝廷乞骸还乡。
  永乐帝虽然没他爹那么能杀贪官,那是因为贪官被他爹杀的差不多了,新来的官员担心杀官是老朱家的传统而不敢贪墨,永乐帝把精力放在文治武功上,也开创了一个永乐盛世。
  孝宗皇帝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弘治中兴,有‘“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的美誉。
  “那老丈以为当朝崇祯天子如何?”朱由检问出了关于自己的话题,老丈沉吟片刻道:“当朝天子吧,心是好的,就是不下来看看。
  他给咱免除税赋,地方官借着修桥铺路的由头向百姓要钱,这一年到头交的钱不比给朝廷的税少。”
  说着老者环顾左右,压低声音道:“那白莲教为啥能带动好几十万人造反,就是因为地方官欺压百姓欺的太厉害,说到底大家伙反的不是天子,是那些地方官。”
  朱由检若有所思。
  “老丈你儿子现在以何为业?”刘若愚赶忙岔开话题,再让这老头说下去不知道得死多少人,就老丈之前这些话刘若愚就敢断言,户部和那些地方官惨了。
  提到儿子老丈兴致高涨,说他儿子在城里酒肆酿酒,酿的烈酒可当一绝,一个月能挣好几两银子。
  朱由检背负双手看向管道外被大雪覆盖的田地,这老丈说的话对。
  如果不先解决内部问题,那大明就是把整个世界打下来了,那些骑在老百姓头上,喝百姓血的地方官仍然还在,不解决他们帝国的统治维持不了多久。
  总有一天,这些地方官会把帝国的骨头都掏干净。
  以后说不定还有多少次民乱,想到这,朱由检觉得肩上担子沉重,但是眼下这个冬天他还不能动地方官,在没有新鲜血液输进帝国中枢之前,冒然行动只会让帝国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