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唯我独裁 > 第702章 中德冷战时代降临
  尽管中华帝国对于停战和谈极为不情愿,但英法苏等国十分忌惮德军的核武器,因此谈判成为必然。
  如果不是中华帝国在一战期间就搞了一场不分胜负的巴黎和会,今天也不会成为各国要求再来一次不分胜负的二战提供口实。
  联合国和同盟国的谈判于1943年11月2日在联合国上海总部大厦进行,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派出代表参加,但基本上只有英、法、苏、意等国提意见,然后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进行磋商决定,其他国家只有旁听的份,没有发言权。
  英、法、苏、意等国提出利用一战的巴黎和会来确定二战上海和会的大方向,即交战各国恢复至二战全面爆发前的状态,至于战争损失和赔偿问题则暂时搁置争议,羁留以后解决。
  德国自然是赞同这个提议的,但中华帝国坚决反对。表现在中华帝国不希望回到二战前的状态,而是要求恢复联合国各成员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德军撤出所有侵占国家,并进行战争赔偿。但德国显然不肯从所有占领区撤军,赔偿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终,经过中德两国几十次闭门会议的讨价还价和妥协,中德两国最终达成一致。德意志帝国同意从占领国撤军,但联军不得进入此前德军占领区。占领区所属国家自行解决阵营问题,同盟国和联合国都不得干涉。
  实际上,谈判始终都围绕在最关键的几个大国层面。最慷慨的则是英国,因为英国跟德国不存在领土占领问题,德国不给战争损失作出赔偿,英国亦害怕遭到德军核攻击,加上英国实在打不动了,资源、经费和人力空前紧缺,战争几乎把英国拖垮了,所以英德之间第一个达成结束战争的和平条约。
  至于意大利,德国始终没有放弃他这个盟友,愿意从意大利撤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挽回德意同盟关系。所以德意合约缔结的也很快。
  其次是苏联。原本苏军是计划搭乘联合国军进攻德国本土的顺风车的,期待攻入德国分一杯羹,所以斯大林将苏军最后一支精锐部队派往德国作战,岂料在华沙核爆中全军覆没。苏军从此再无精锐可言,本土仅剩下不到90万苏军新兵,更是忌惮德军再次向苏联投放核弹。所以,唯一遭受核打击的苏联也跟德国达成和平条约,双方军队退回苏德战争爆发前的状态,同时都不会在波兰驻军。使得苏德之间形成缓冲的非军事区。
  最难办的则是法国。由于法国在二战爆发初期就战败了,造成法国有德国扶植的维希法国政府和中华帝国扶植的自由法国政府,两个政府都对法国宣称唯一合法政府。此时,联军部队控制着法国大部分地区,只有北方小部分地区处于维希法国政府控制之下。德国愿意从法国撤军,但不希望维希法国政府倒台,希望保留维希法国政府。这自然不是中华帝国所愿意的事情。中华帝国要求自由法国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
  中德双方的分歧导致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不过,经过中德两国的闭门协商。双方同意让法国人自己解决,言外之意就是让法国内战。
  但很显然自由法国在中华帝国的支持下力量强大,维希法国根本指望不上德国的支援,所以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但德国也不是吃亏的主,也从中华帝国那里获得了好处。
  由于德国掌握核武器技术,中华帝国要求德国严控核武技术不得扩散到他国。所以德国借此向中华帝国索要一块海外石油区,因为德国严重缺乏石油,而石油又是国之根本。但中华帝国不想给德国石油,掐着德国的石油命脉是基本对德政策。但为了安抚德国,中华帝国默许德国可以从苏联获得。
  中华帝国的本意是默许德国入侵苏联,因为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始终不相信德国能够打败苏联,所以没安好心的让苏德死磕到底,同时削弱这两个敌人。偏偏希特勒始终坚信德国能够战胜苏联,于是便领了中华帝国这个人情,答应在法国问题上让步。
  中德两国于是就在谈判桌上达成了灭亡苏联的协议。中华帝国不会让苏联加入联合国,若是德军入侵苏联,联合国军不会干涉。而德国则在美国问题上支持中华帝国的决策,承认美国分裂成十三个独立国家,并断绝跟前罗斯福政府的残余势力的一切往来。但最关键的承诺是,德国不会让核武器扩散,中德两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并承诺不用核武器攻击彼此。
  尽管中德两国签署了和平条约,但两国之间的敌对态度并没有大的改善,反而因为都是核武国家在将来变得更加富有针对性。然而,政治就是这样,不会管将来的事情,只要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
  中华帝国在谈判桌上获取了最大化利益,德国则尽可能的最小化利益损失,双方能够找到一个妥协的平衡点对于全世界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否则一旦进行核大战,人类的生存环境势必遭到严重破坏的。对中华帝国和德国彼此都没有任何好处,其他国家更是要遭殃的。
  光华四十四年元月七日,西历公元1944年2月8日,中德两国在最后签署了和平条约。至此,《上海合约》内涉及的联合国和同盟国各成员国之间的和平条约或者停战协定全部签署完毕,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共计1500多个协约条款,涉及20多亿人口,就连一直没有出兵的南美洲国家也混了杯羹。
  《上海合约》的正式生效,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两大阵营都没有彻底消灭对方。中华帝国在最关键的时刻两次都放水了,使得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避免了沦为战败国的惨剧发生。
  当然,这也是中华帝国的又一次政治阴谋。德国没有被彻底打败,就意味着德国的纳粹军国主义没有被消灭。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不过是喘息而已,他们的侵略野心并没有消失,这就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了隐患。
  而中华帝国自恃国力强盛,中华帝国军方一直奉行皇帝王辰浩的旨意,中华帝国要想一直维持强国之势不败,就必须一直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敌,将士每日枕戈待旦,国民始终有危机感,这样才不至于颓废。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在御前会议上提出了下一场战争的预想。
  “下一场世界大战很难爆发,中德之间的敌对行动最终表现为中德冷战,双方都有核武器,打起来将是 世界毁灭,所以很难打起来。但中德两大阵营背后支持的小国家有可能爆发战争,但战争的规模将控制在局部战争层面上。”
  王辰浩的训示成为中华帝国内阁和总参谋部用来处理今后国际重大事务的标尺,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中德冷战时代的降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