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天兵在1917 > 373 电子战(下)
  1943年4月1日。这是一个需要特别铭记的日子,不是因为这是愚人节,而是在这一天苏联科学界在光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激光器在政.治局委员李晓峰手中诞生了。
  说实话,苏联的科学家很欣慰激光器的诞生,但是对其发明人实在是……不能说有意见,而是让他们蛋疼。一个不能说完全的门外汉(某仙人有国立圣彼得堡大学的毕业文凭,是货真价实的工科狗),但也属于大半个门外汉,这样一个门外汉竟然在光学领域获得了开创性的突破,你让广大高大上的科研人员脸往哪搁?
  虽然苏联的科研人员心情是复杂的,但是当他们检视某仙人的研究成果时,又不得不承认其特殊的意义。激光的发现打开了一扇大门,相当多的领域将获得爆发性的突破。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后世对激光的发现者究竟是谁是有争议的,倒不是西方世界的科学家不承认是苏联首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而是他们不认为某仙人是真正的发明者。按照他们的阴谋论想法:激光器的发明者并不是安德烈.彼得洛维奇,而是另一个苏联不知名的科学家,某仙人仅仅是卑鄙的窃取了他的研究成果而已。
  当然,这是最黑暗的一种猜测,另一种说法是激光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苏联一大批科研人员辛勤研究的结晶。只不过为了讨好位高权重的政客,将这一荣誉授予了某仙人而已。
  不过这些阴谋论的说法总是回避不了一些问题,比如第一种说法,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被窃取了研究成果的科学家是谁呢?无论西方的狗仔和特务怎么努力,始终是找不到这样一个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苏联科学家声称自己才是激光器的发明人。
  当然,厚颜无耻的西方阴谋论者和诋毁苏联的小人们总会拿出另一套说法:独.裁者某仙人彻底地控制住了苏联,没有任何人敢反对他和抵抗他,激光器真正的发明者不是被迫闭上了嘴巴,就是已经被人道毁灭了。
  反正嘴长在他们身上,自然是怎么胡说八道都可以。至于第二种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人类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或者发现都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才是主流。
  但是这第二种说法也摆脱不了阴谋论的痕迹,依然是用来攻击李晓峰的。因为在这种说法里,某人依然是个卑鄙的骗子。可这种说法也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如果激光器的发明是集体的智慧,那么当年苏联必然存在一个研发激光器的计划。
  问题是,根据苏联方面的资料和其他民间学者的研究,发现那些年苏联在光学领域压根就没有这种计划,实际上那些年苏联对光学领域的投入并不是很大,唯一值得一提的计划就是kgb和空军主导的电视制导导弹计划,也就是这个能跟光学挨上边,其他的真心是没有了。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计划,那么集体的智慧从何谈起?当然,攻击苏联的阴谋论者还是有说辞的:“苏联的国防科研计划高度的不透明,一定存在这样一个秘密计划,就如他们的核工程一样,只不过核工程部分解密了,而那个计划还没有解密而已!”
  说心里话,这种说法就是个笑话,从保密的角度说,核工程难道不应该排在激光的前面?怎么可能核工程解谜了,激光却没有呢?
  但是阴谋论者还是有说辞的:“正是因为安德烈.彼得洛维奇盗取了激光器发明人的荣誉,为了维护这位核心的面子,激光计划才没有解密!”
  反正这帮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支持下一口咬定某仙人就不是激光器的发明者,还努力的试图用各种方式抹黑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偏执狂,而跟这种病态的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让外界奇怪的是,某仙人似乎也从来没打算跟那些攻击他、抹黑他的人理论,总是将那些声音无视了。这让人是非常的奇怪。
  当然,真正的原因我们都清楚,原因是要脸的某仙人确实不是激光器的发明者,从某种意义上人家那么攻击他也没有错,总不能便宜你占了,还不允许人家骂街吧?
  而且李晓峰也知道,跟偏执狂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你拿出什么样的证据都无法改变他们,那些人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儿。相反,跟他们争论除了跌份之外就是浪费时间和口水了。有这时间去打个炮或者make a baby都有意义得多。
  并且李晓峰的本质仅仅是为了提早制造出刊用的激光陀螺而已,至于其他的,他真心没有想那么多。不过让李晓峰感到意外的是,激光器发明之后,苏联军方对激光陀螺的兴趣并不大,反而对激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十分的感兴趣。
  首先对激光产生兴趣的是空军,激光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性让空军萌生了一种激光驾束制导的想法。所谓的激光驾束制导并不是后世大行于世的激光制导炸弹或者激光制导炮弹的那种制导方式,后世用的是激光半主动制导。
  激光驾束制导简而言之就是激光制导系统瞄准目标并连续发射激光,位于导弹尾部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然后控制弹体像“骑”在激光上一样沿着光束中心飞行。
  也就是说,激光指向哪里,导弹就紧紧“咬住”激光飞过去,直到击中目标位置。这种制导方式倒是简单,但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制导距离有限,必须得看得到目标且用激光发射器对准目标才行,因此只适合短程导弹使用(多短呢?一般在三公里以内)。而且这种制导有一个问题,激光接收机因为要放在尾部,和发动机喷口有干扰。
  而后世广泛使用的激光半主动指令制导,其激光接收器设在弹头部位,并且其激光目标指示器和发射器可以分开架设,从而可以实现较远的射程。
  在1943年,以苏联的科技实力,仅仅能够实现激光驾束制导。可能有同志又问了,之前不是有说过空军研发了电视制导导弹吗?电视制导也不比激光制导差太多,为什么空军要在战时另起炉灶呢?
  原因很简单,就出在发动机上了,为了实现空军要求的较大威力的战斗部(500公斤以上),新型电视制导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有点入不敷出,推力严重不足。如果要实现空军要求的1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那就只能将战斗部的重量限制在100公斤以内。刚才说了,空军希望威力大点,因为之前的实弹检测发现,第一代电视制导原件性能有限,制导精度在50米左右,这样大的误差需要大威力战斗部。
  那么问题来了,战斗部的威力上去了,发动机就背不动了,而更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还在研发之中,无奈之下空军只能用活塞发动机对付,而活塞发动机一个是体积较大,另一个就是螺旋桨的布置对导弹整体射击干扰很大。电视制导的导引头必然要占据导弹头部,那发动机就只能挪到尾部,而发动机放尾部进气又麻烦。当然最主要的是那个螺旋桨太占空间了,一般的战术飞机根本没办法带。
  所以,空军对第一代电视制导导弹的性能是不满意的,而现在激光驾束制导似乎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导引头不用放在头部,那发动机和螺旋桨自然就可以前移,这样的气动设计更简单而且苏联设计师也更熟悉。至于螺旋桨的体积问题,因为激光驾束制导的射程有限(前面说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离内,不需要发动机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桨也可以小一点,所以问题就统统解决了。
  很快匆匆赶制出来的第一代激光制导导弹就诞生了,1943年10月就进行了第一次实弹测试。可见战时的效率有多么惊人,不过效率之所以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军对高空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极其不满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击精度和减少远程轰炸机出动的架次(为了减少损失)。
  哪怕是第一代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实际有效射程仅有两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够精确地打击目标,空军也认了。
  那么实弹测试的效果如何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当轰炸机四平八稳的用激光瞄准目标,并稳稳当当的发射导弹后,导弹很精确地摧毁了目标。
  这个成果让空军大喜过望,马上一口气就订购了五十枚这种导弹。什么,有同志说这个订货量小得可怜?这你就不懂了不是,这是导弹,不是炸弹,尤其是早期的激光器生产成本高、合格率又低得可怜(最早期完全的靠某仙人作弊),导致这种武器价格惊人。每一枚这种导弹的价格抵得上两架图-2轰炸机!
  而且这五十枚的产量就足够刚刚成立不久的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忙活一年的了。再多了,彩虹设计局也生产不出来。
  第一批四枚kh-1导弹在1943年12月投入了实战,用于攻击德军在东波兰的桥梁,初次作战中两架图-3轰炸机在机翼下各悬挂两枚,分别攻击了两座桥梁,成绩是命中一枚、失的三枚。看上去kh-1导弹的命中率仅仅只有可怜的25%?似乎是惨不忍睹?
  不过空军对此却比较满意,为什么呢?因为攻击这两座桥梁仅仅投入了两架轰炸机和十几架护航战斗机,而且在轰炸中无一损失。况且准确命中的那一枚成功的摧毁了桥梁。要知道,在此之前,红军要攻击类似的目标,得动员一两个团的伊尔-4或者是图-2,要么就是同样多的伊尔-2或者苏-2攻击机。还得做好付出被击落好几架战机的心理准备,最后很可能还摧毁不了目标。
  而现在才动用多少空军力量?反正红空军对此是相当的满意,唯一让他们不满意的就是kh-1导弹的产量实在太不给力了。当然,空军也不是见好就收就不准备继续改进kh-1导弹了。又通过了几次实战,空军发现给kh-1导弹装备发动机似乎完全是多此一举。
  是的,就是多此一举,因为区区两公里的有效射程,哪怕是没有动力kh-1导弹也差不多能滑翔着飞过去,加装了发动机根本是没有什么卵用。唯一用处就是让导弹变得更贵和更复杂。
  所以彩虹设计局在得到前线的反馈之后,立刻就拆掉了那一套多余的发动机,转而给kh-1导弹换上更大的弹翼。这一招确实管用,通过这项改进之后,kh-1导弹轻了两百公斤而最大有效射程反而提升到了2.5公里左右。而这种新导弹也就被命名为kh-1m。而这个m在俄语当中也就是“改进型”的意思。
  没有碍事的发动机和螺旋桨之后,kh-1m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以及挂载性都提高了不少。以前图-3挂载kh-1的时候,起飞时需要特别小心,一不留神kh-1m的螺旋桨就会擦地。而现在,不需要再为此担心了。
  有了第一次改进之后,就有第二次改进,很快kh-1m2就被生产了出来,和kh-1m相比,kh-1m2缩小了体积和采用折叠翼,体积更小挂载性更好。以前只有图-3这个级别的轰炸机才能挂载,而kh-1m2连伊尔-4也能用特殊的挂架半埋式的挂在机腹下了。
  说完了空军跟激光的故事,再转向海军和陆军,这两家也对激光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他们跟空军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他们认为激光测距很有前途。
  尤其是陆军,对激光测距兴趣不是一般的大,原因很简单,红军的装甲兵太需要反应快测距精度高的仪器了。不得不说,早期的坦克炮手真心是经验很重要的一个岗位,原因就是他们必须在没有准确的测距仪器的帮助下准确的测距,一旦测距出现了失误,那炮弹肯定是打不中目标的。
  二战时代的坦克真心没有太好的测距仪器,或者说就没有专业的测距仪,一般只能通过炮瞄镜的刻度划分简单的测距,这里面的误差就比较大了,很考验炮手的经验和判断。也就是到了二战末期,为了精确射击,德国人在首先在黑豹后期型上装备体视式测距仪。
  说到测距仪,其实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的是合像式测距仪。听着这个名字似乎挺怪异的,但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大家伙都再清楚不过了。
  所谓合像式测距仪是这样工作的:各种棱镜或是反射镜将通过两个取景窗里的影像重叠在一起,而人们通过最后的目镜所观察到的,就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影像。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测距器里的棱镜或是反射镜将两个通过取景窗进来的影像重叠在一起,然后就可以从测距器上的刻度盘读出所对应景物的确切拍摄距离。
  其实合像式测距仪的基本原理就是勾股定律,这么说吧,从两个取景窗到目标的距离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而这两段距离再加上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当我们调整好棱镜或是反射镜的位置时,我们才能重新建立直角三角形,便能从棱镜或反射镜位置得出的角度改变量,这样就完成了测距。
  只要明白勾股定理的就都会知道,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着测量的精度,当两取景窗之间的距离越长的时候,测距器的精度也就会越高。
  说到这大家就会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说起战列舰的光学测距仪时非常强调“基线”长度,“基线”越长自然精度也就越高。但是“基线”越长也就意味着体积越大。而对于坦克一类的装甲车辆而言,不要说战列舰级别的十米基线级合像式测距仪,就是炮兵用的一两米基线的测距仪都用不了。
  但是坦克也需要测距不是,在没有激光器的年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有,德国人就想出了办法,他们发明了体视式测距仪(名字更绕口了是吧?)
  体视式测距仪其实原理跟合像式测距仪很相似,大致是这样的:测距仪左侧的透镜组通过类似横置的潜望镜的反射镜系统使目标在测距仪中间的左目镜中成像。同样的,测距仪右侧的透镜组也在测距仪中间的右目镜中成像。
  然后测距人员用双眼分别通过左、右目镜同时观察。此时看到的图像是测距仪两端对同一目标所成的像,同样存在视线夹角,测距人员可以感觉到该像的距离。
  接下来测距人员操纵测距旋轮使目镜中的菱形光标前后移动,直到测距人员感觉到菱形光标与目标的像重合(压住目标),此时在与测距旋轮连动的刻度盘上可以直接读出已经换算出的距离数值。
  体视式测距仪远距离的精度相对较好,对于高速运动目标的捕捉能力比较强,算是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距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