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穿越1862 > 第四百章 考秀才!考举人!
  政府职员福利补助?这是什么?!!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说着太绕口了。把它划掉,只说工资,一个秦军官府最底层的小吏、衙役,最基层的基层,那就是每月两百斤的精米。这要转手卖给米店、粮行,那立刻就是三四块银洋的收入,绝对足够四口之家过活的了。
  而这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家就是一大堆亲戚,只要秦军开支能支撑的下,只要在政务、税收上不出大错,再无外力打搅,不需要多久,这个南天名城就彻彻底底的姓刘了!
  梁九图、梁僧宝父子心里头百感交集。秦军原本开的那百货商店,里面的货物超过八成都是秦军自产的,盐糖布匹、火柴五金,自行车、马车、镜子,外加锅碗瓢勺和筷子,一个广西的产量怕是能够供应半个中国。秦军最主要的短缺是大米,但他们背后拥有越南与兰芳的鼎力支持,那手中就永远不会缺粮食。
  ‘这华元怕是会越来越畅通,如之前明宝钞是也。你身上可有华元?拿来老夫看看。‘梁九图根本想不到刘暹的期望是快速的把华元流通全国,然后废除金银。还以为刘暹只想学明太祖,白纸变金钱。但这其间有着一个信誉问题,他不知道刘暹能保持多久,只担心日后有变故,坑的还是百姓。这东西很不保险!
  而华夏银行中,只可以用金银换华元,不能以华元兑换金银。就是这担心的一大明证。
  他哪知道刘暹对金融学根本就半点也不懂得,却又知道清末民初的这几十年里是国际金银比价巨浪迭起的时候。可不愿意看国内流通着银元、金元,然后因为自己的无能被欧美大鳄操纵金银比价给坑的血本无归了。所以他直接学rmb,发纸钞,慢慢来,配合着行政命令,以逐步驱除市场流通的金银。最后把所有金银收回国有。
  对于一个金融学小白来说,刘暹能想到的只有这些,并且在心底里也拿定主意,必要时候直接上行政硬手。
  ‘老太爷、老爷,你们看。这就是华元纸币。这是一块的,这是五角的。这华元最大的面额是一百的,接下是五十的,二十的,十块的和五块的。一块的以下,是五角、一角,五分,一分。‘
  随从打口袋里掏出两张华元纸币,梁九图看了之后吃了一惊。这纸币虽没有他见过的外国货币印制的那样精美,但是纸张又韧又挺,印刷的花纹干净整洁,想要仿制难度也是很大的。
  而且印刷货币的纸张制造中掺了生丝和棉花,这是他从一部二战电影里看到的招数,但是效果很好。几经试验,就得到了现在的印钞用纸。
  再有这华元的印刷的底版是阴版雕版的。
  阳版印刷是凸版,突出的部分亲油墨,非突出的部分亲水,印刷的时候凸出部分吸附油墨。阴版印刷恰恰相反,需要印刷的部分是凹进去的,这部分吸收油墨,突出的部分则不吸油墨。这样印刷出来后的效果会更好,痕迹清晰,图案整洁。但即便如此,钞票的印刷也废了好大的劲,成品率不足50%,废钞票全部焚毁。
  梁九图根本不理解不了这些技术的采用,他拿着钞票仔细翻看,除了钞票的手感质地外,就是瞧花纹、图案。钞票正面中央是琼州天之涯海之角的南天一柱,这南天一柱还是秦军大将齐大林去年捣弄出的东西,相传还是刘暹本人拍的板。【南天一柱是1909年才被刻上的】团上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印刷还是很好的。图案的上方写着华夏银行是个字,右角用汉字写了五角的字样,下面又印着一个阿拉伯数字5。
  再反过来,背面也有种种花纹,中间是一个镰刀锤头的标志,标志着工业和农业是国之基本。下面是一行字,还是华夏银行。
  ……
  码头上,锣鼓欢庆中八艘远渡万里的军舰一一鸣响了汽笛,落下了船锚。
  杜春、王福友带着六名年轻的军官来到了刘暹面前。是的,十三人中只有六个人愿意现在就投效刘暹,其中仅仅有一个是福建人。
  七个福建人中的六个人,包括成绩最好,在旅欧期间最后重视的林永升和黄建勋,全沉默以对。
  你不能说他们什么,是亲族的牵扯让他们犹豫。但同样的你也不能说刘暹接下的任命有什么问题,六个福建人被他一脚踢进了南洋舰队的后勤系统里去。而以林国祥为首的五名广东籍军官,和方伯谦这个一直让刘暹另眼相看的人,这六个人则分别跃上了一舰之长的位置。
  就连李和,这个进不去学校,只能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上渡过两年的两个人之一,都直接做上了一艘蚊子船的舰长。另一个人是蒋超英!
  而李和之前被认为最好的前程,不是一艘后勤运输舰的舰长,就是镇南镇北镇东镇西四艘木壳炮艇中之一。而蚊子船,虽然跟那四艘炮艇大小近乎相等,可它是铁壳的。
  码头上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临近中午,人群才消散开。梁家父子也一肚子疑问和担忧的回去了自家在广州的外宅。
  同时间码头外的一家街边小店里。
  两个年级不大的书生在相对而坐,桌子上只有一凉一热两道普通的菜肴,再人手一碗米饭。一旁放着一个茶壶和俩水杯。
  “一桢,你真要去法院做工啊?现在局势不明,秦军虽然势若破竹,但天下之大不止一岭南。万一秦军事败,你可是要受殃及的。”
  朱启新感觉自己同窗实在太轻率了。他家中就算有困难,也不该轻易的屈身于贼。这就等于身上有了污点了,大清如果真的完蛋那自然不提。可要是再度中兴,温守荣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温守荣苦笑,如果有别路可走,他如何愿意冒险?但他父亲上半年病去,家里的家当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是卖了个精光。而母亲因为悲痛卧床不能起,“文怀,我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家母体弱,还有一双弟妹在,我身为长子长兄,必须把这家给撑起来啊。”
  “军政府外派的工作队工资比呆在城里的起点就高上一级,我每个月就能拿到二百五十块华元,这样家中每月的吃食花销就不用愁了。军政府每个月还有补助,衣装也是军政府发放。如此算每月小弟还能有所结余……”
  温守荣给自己同窗算起了自己一个月应得的那些补助。两双鞋子、十斤大米、五斤油、两斤冰糖、十斤水果、五尺布、五斤鸡蛋或五条鱼,以及二十块的津贴,全拢在一块怎么的也能值上六七十块!早就比待在城里的基层人员高一等。
  这些实物补助拿回家里贴补家用,每个月能给家里剩下多少事!
  “不过我听说你们下乡之前,要先在哪个政治培养学校学上几个月!?”
  “是这么回事。我现在在法学班已经学了五天了。每天吃住都在学校,逢十休息一日,正赶上今天。我昨晚回的家,今个来码头看军舰,正好碰到你。”
  “学校里吃住待遇都是一等一的好。可制度严格,一切都以秦军的纪律为先。每日清晨六点就要起床跑操,围着西营原先那个校场,跑上三圈。
  接着再是早读,到七点,全校师生准时吃饭。八点准时上课。”
  “所学之书,不类经典。秦军尚西学,数学、地理为各科必学之课。再有针对所报专业之不同,分门别类的学习其他诸多书本。以小弟所在的法学班而论,就有秦军的各类律法条文和西洋各国的律法,十多本之多。”
  说起那所学课程,温守荣脸上的表情苦涩的能滴水。秦军的规章制度下,不是说你报名了进学校了,就万事大吉了。每月的考试,那就是一道鬼门关。
  而且考试评分按什么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如果两次考试不及格的,那连下乡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踢出学校,填进军政府下辖各机关里,做真正无出头之日的底层基层。
  但也正因为要求严格,明眼人都清楚现在这个政治培养学校意味着什么!
  ——那是秦军在自己给自己培养当官的,培养人才的。
  这种学校给腐儒们的感觉太坏了,威胁太大了!让他们一想起来就睡不着觉。虽然刘暹在抵到广州的第二天就宣布,明年开春他将在两广各府城举行科举。
  考秀才!考举人!
  两个不同层次的考试,对应着两个不同层次的阶层。
  前者是任何人都能考,并且只要考中就能当官,有官帽带。
  后者,则必须有清朝的举人资格才行,秦军不认同清朝的秀才资格。考中了,当然也有官做,而且起点要比秀才高出很多。
  但这次科举不再考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而是秦军以自己的方式和内容来出设考题!也可谓是自古所未有啊!
  现在众多辅导书,也就是当初刘暹在台湾招募‘兰芳村官’时的那些本本,整个两广都在卖的火爆。
  也因为此,至今刘暹不见有什么身负名气的读书人来投奔他。因为所有的读书人都能看出来,刘暹跟他们不是一路的。
  如果刘暹的起兵提早四十年,泱泱中华还是天朝上国的时候,那地方乡间的阻力会更加的大。甚至南北士林对于洪秀全不共戴天的态度,就是对于他的态度。
  只是现在,西强东弱早已明了的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