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春没有顺着他的话说,直接问道:你是怎么发现猪食有问题的?有没有发现可疑的人?
  陈禹摇头:我没发现可疑的人,小康小孙他们说你最近特别注意猪场的安全,我就帮着你检查检查。不过,我觉得你这样可不行,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顾立春道: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证据还不充分,我已经有安排了。
  陈禹忙说:我当然相信你有安排,我有一个成熟的小建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顾立春:愿闻其详。
  陈禹跟顾立春一一分析道:我虽然来五场时间不长,可是我已多方打听过了。对你的事情和现状已经有一个大致了解。我觉得,你手头的事情太多了,这样会把你累坏的。我建议你分一部分出来给我。像这种对付人的事,我比你擅长。
  对于这个说法,顾立春是认同的。当时他接近陈禹,就是看中了对方是个反派的苗子。
  他仔细一想,陈禹有一点说得对,他手头的事情确实太多了。
  特别是邓场一走,五场的工作量也压在了他身上,农场里的,家里的,还有这一批对手的,千头万绪的,哪一个都不能出差错。如果能有个靠谱的人帮他分担一下倒也挺好。
  陈禹是他的盟友,有手段有脑子,完全可以胜任。
  顾立春一想明白,心里豁然开朗,便说道:你过来,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说着就把搜集关于革委会那几人的资料拿给陈禹看。
  陈禹一边看,一边拿起笔做笔记:你这证据都搜集这么齐全了,还说不充分?
  顾立春道:确实还不充分,比如说那个李组长藏东西的地窖到现在还没找到。
  陈禹说:你这个问题也不难,这样,你交给我试试。
  两人迅速达成共识,顾立春摆摆手:行啦,谈话结束,你可以回去了。
  陈禹磨蹭着,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这是你家的钥匙,我提前收拾好了,你家保持原样。
  顾立春接过钥匙,随意往桌上一放。
  当天晚上,顾立春私下里把陈禹引见给金发王铁两人,让他们互相配合。金发和王铁不明白顾哥为什么那么看重陈禹,这家伙除了长得好看没啥特殊的地方,两人心里虽然不服,可是他们服顾立春,表面上也不敢说什么。
  陈禹问王铁:地窖的事进展到哪儿了?
  王铁耐着性子回答:我们锁定李组长藏东西的地方应该是在上河村,可是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找不到。
  陈禹想了一会儿说道:这样,金发你晚上去跟李组长打小报告,就说有人在那个村子附近挖出了一件古董,就问李组长要不要派人去盯着?我一会儿给你找一件假东西当道具。李组长一听肯定会担心自己藏的东西暴露,他应该会抽时间去查看情况,咱们的人就藏在周围,这样,线索不就有了?
  王铁疑惑地问道:万一李组长不去查看呢?
  陈禹笃定地说道:他肯定会去查看,或早或晚而已。这个你不用担心。对了,你有办法把我弄出农场吗?可以的话,我跟你们一起去蹲守。
  金发和王铁当然有办法把陈禹弄出去。因为五场要挖水渠,准备从蓝河引水到农场,需要勘测线路,这是个极好的理由,再加上看守南门的是陆大爷,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干涉他们的行动。
  陈禹跟着金发和王铁两人带着干粮是昼伏夜出,隐藏在上河村附近守株待兔。
  这边,赵志军和田三红打好了出门的介绍信,换好粮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邀请邓场和陆大爷一起吃饭。
  邓场先到的,他穿着冬天里常穿的军大衣,背着手在猪场转悠,把一众职工吓得够呛。
  邓场来到炊事班的简易食堂后,不禁多看了两眼。房子确实简易,是用木头搭建的木屋,一共两大间,造型相当别致。房间宽敞明亮。外面一间是饭堂,屋子中央摆着五排桌椅,能同时容纳几十人吃饭。
  里面那间是厨房,中间用竹帘隔开,此时帘子被掀开,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摆设:靠墙摆着两张长长的案板,墙上挂着各式厨具,地上砌着一溜锅灶,大中小灶每样几个。还有几只铁皮炉子,屋里热气腾腾,温暖如春。
  邓场问道:这房子什么时候盖的?
  顾立春答道:就最近,猪场的工人用建房的边角料盖的。
  以前猪场是没有食堂的,只是因为养猪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有锅灶煮猪食,院子里有几口大锅。顾立春来猪场后便跟吴胖赵高他们自己做饭,渐渐地,就有人跟风,也开始自己做饭,等到陈洁和孟念群等一帮厨艺好的加入后,就形成了一个炊事班,他们是义务劳动,没有额外工资,顶多大家补偿给他们一点粮食粮票之类的。
  自从他们来后,猪场的工人很少去食堂吃饭,直接把粮票交给陈洁和孟念群,一日三餐都在炊事班吃,谁想改善生活,就自己准备东西,让厨师帮忙做。
  起初炊事班一点也不规范,随着知青们的到来,来吃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厨房和饭堂明显不够用,大家就商量着一起搭建房子,这是职工自发筹建的小食堂,场里又不拨款,他们只能就地取材,借着基建科盖房的东风,去林场拉些木柴,敲敲打打的,盖起了两大间木屋。
  邓场正在问话,陆大爷和赵志军他们一起进来了,二奶奶也被赵志军用自行车推来了。四个孩子七个孩子。
  孩子们都有些怕邓场,躲得远远的。唯独小满不怕,她不但不怕,还搬个小板凳坐在附近认真地听他们谈话,不用说,她这是在向干部学习。
  他们要吃地锅鸡,吃饭地点直接安排到厨房。大家分成两桌,田三红带着孩子坐一桌,顾立春邓场陆大他们一桌。大冷天里,大家围着暖烘烘的锅灶一坐再舒服不过。
  陈洁和孟念群是主厨,孙厚玉是帮厨。
  田三红和二奶奶想去帮忙,被陈洁摁着坐下:今天我们四个是主厨,谁也不准抢。再说了,顾哥可是给足了粮票和报酬的。
  二奶奶笑着答道:行,就听你们的安排。小陈,你瞧着可比以前精神多了。
  陈洁大方地笑笑,跟她们闲叙几句转身又去忙碌。
  二奶奶瞧着陈洁的身影,这姑娘大方爽朗还勤快,十分招人喜欢。她再看一眼顾立春,不免有些遗憾,两人的年纪差距有点大,不过,倒也不是不行。二奶奶把想法按捺下去,打算以后再问。
  二奶奶正想着,一抬眼就看见了端菜的陈禹。顾家的大人和孩子早得了顾立春的嘱咐,他们看到陈禹,也没表现出特别熟悉的样子。
  陈禹经过他们身边时,只是礼貌地冲他们笑笑,便去灶上忙碌。
  邓场是第一次见到陈禹,只知道他是新来的,就随意打量了他一眼,也没有多问。
  陈禹一边干活,一边竖起耳朵听他们谈话,听着听着他就咂摸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这个邓场很器重顾立春,非同一般的器重。他忍不住偷偷观察着邓场,尽管陈禹掩饰得很好,但还是被邓场察觉了,邓场眼风一扫,陈禹假装受到惊吓,赶紧低头乖巧安静地干活。
  过了一会儿,鸡肉炖熟了,锅盖一掀开,一股热腾腾的水蒸气弥漫开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鸡肉的香味。
  锅里的土豆蘑菇白菜粉条,充分吸收了鸡肉的香味,土豆软糯,蘑菇香嫩,粉条筋道爽滑。饼子是用另外的锅烙的,因为没浸上水蒸气,吃起来更酥香焦脆。
  这厢鸡肉吃得正过瘾,那边又端来了一大盘颜色好看,香味浓郁的烤鱼。孩子们忍不住欢呼起来。
  烤鱼好香。
  要是天天吃就好了。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起来。
  邓场只觉得耳边嗡嗡的,他用余光一扫,三家七个孩子,明年就八个了。
  这么多好吃的,自然少不了酒,米酒白酒都有。顾立春只喝米酒,赵志军跟邓场开了一瓶竹叶青。
  邓场主动邀请:小顾,你也一起喝,我看看咱们三个谁先倒下。
  顾立春:这是什么爱好?
  他敬谢不敏:我酒量不好,一喝就倒。你们喝吧。
  赵志军在旁边替他说话:别让他喝了,影响长个。
  邓场只得点头:行吧,他对长个挺执着。
  邓场专心地跟赵志军拼酒,两人一喝酒,话明显地变多。
  赵志军看着一桌孩子,再瞅瞅田三红肚里的那个,志得意满地说道:老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也得抓紧些。
  邓场低头抿了一口酒,听着耳边嗡嗡的吵闹声,说真的,他一点也不羡慕赵志军。也不对,还是有点羡慕的,毕竟家里有小顾那样的儿子,还是不对,他可不想有一个顾立春这样的儿子,反正情绪就很复杂。
  这次是赵志军和邓场的专场,两人都是空腹上阵,看情形是邓场明显更胜一筹。
  一瓶酒不足以让两人倒下,本来他们还要再开一瓶,酒被陆大爷收起来了。
  陆大爷一副嫌弃的语气:一看就不会喝,哪能这么牛饮?不是浪费好酒吗?喝酒就得小杯慢酌,细细品味。
  顾立春觉得还是陆大爷最合他的脾气,两人一边闲聊一边看两人的笑话。
  邓场和赵志军都是半醉不醉,说话也比往常放开了许多。
  邓场瞪着赵志军说道:你帮我给志荣捎点东西,让他有空滚回来一趟,好几年没回来了。赵志荣就是赵志军的弟弟,邓场的同学。
  赵志军说道:你的话我肯定带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顾立春趁着孟念群上菜时,对他说道:辛苦你们了,赶紧去吃饭吧。
  孟念群笑道:放心,饿不着我们厨子的。
  孟念群刚下去,陈禹又端了一盆甜汤上来,孩子们又是一阵欢呼。端上汤后,陈禹又特地给顾立春盛上一碗,小声说:你尝尝,这是我做的。
  顾立春尝了一口,夸赞一句:挺好喝,你有潜力,好好学。
  陈禹粲然一笑,他本想多在顾立春身边呆一会儿,无奈,桌上还有别人,特别是那个邓场,目光犀利,陈禹只好从容退下。
  吃完饭后,陆大爷推着自行车把二奶奶送回去,立夏和赵明光搀扶着赵志军,顾立春去送邓场。
  上次是两人都喝得半醉,管不住嘴才互扔刀片的,这次,顾立春是清醒的,这一路,两人倒是都和平。
  快到家里,邓场突然停下脚步,看着顾立春说道:今天新来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顾立春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说的是陈禹吗?
  邓场点头:对,就是他。我看他这个人有些邪性,你注意盯着他。
  顾立春只好答应道:好,我会注意的。
  邓场又补充一句:小心别被他拉拢腐蚀了。
  顾立春忍不住说道:邓场,我紧跟你的脚步,革命意志坚强,无欲则刚,寻常人等腐蚀不了。
  邓场幽幽说道:那可未必,连我都快被腐蚀了。说完,他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顾立春原地发呆,邓大刀就是邓大刀,不砍人有愧于他的名号。
  邓场第二天跟赵志军和田三红一起出发去县里,顾立春本来还打算送点东西给他,一想到他的那番话,遂作罢,省得人家觉得自己被腐蚀了。不过,他没想到的,他不送不代表他妈不送。
  双方和火车分别时,田三红把吃食分出三分之一给邓场。
  邓场爽快地收下,客气地说道:小顾想得很周到,你养了个好儿子。
  田三红又不好说,这是她自己送的,立春都没提这茬,她只能笑而不语。
  第134章 来自人民的审判
  邓场离开后, 顾立春这位代理副场长走马上任。他不打算把自己累坏,自然得帮手分担,日常事务就交给白大姐、张科长和老梁负责。这三人都是农场老人, 工作认真负责,交给他们也放心。基建科的工作主要由赵志军的副手老金负责, 至于吕进步,只要他不惹事, 顾立春就不搭理他, 一蹦跶就把他摁下去。
  场里的事安排好, 家里的事也由二奶奶帮他撑着, 二奶奶的腿伤已经恢复,顾立春和弟弟妹妹有空也跟着一起干家务, 两家的几个孩子干活干惯了,都很独立, 赵明亮更是如此, 就是明华和小雨两个小的,起初两天有些不适应, 不过也能克服。
  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好,顾立春和他的核心团队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革委会的三人身上,搜集、整理证据, 寻找相关人证物证,整理资料, 敲定方法, 每一样都很费时费力。
  越是搜集证据, 大家的决心越坚决:这三人不除,场里难有安宁。无论是毕主任还是张副主任和李组长,三人那是血债累累,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他们没查到的罪证。
  赵高也咬牙切齿地说道:顾哥,这次咱们一定要干掉他们,这是为民除害。
  其他人也是深以为然。
  金发和王铁看到大家伙这副咬牙切齿、同仇敌忾的模样,既心虚又庆幸,幸亏他们倒向顾哥这一边了。要不然
  两人带着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工作起来更加卖力。
  经过明查暗访,猪食里扔钉子的事也有了一些线索,证据直指齐科。他们猪场的一部分麦麸是总场拨下来的,当时搬运麦麸时,齐科小耿等人都顺手帮了个忙。他有动手的机会,也有这个嫌疑,当然要定罪还需要更充足的证据。但是顾立春已经懒得找了,他已经打算在对付革委会三人的时候,顺便把齐科也收拾了,省得他总在那儿蹦跶,看着心烦。
  这天晚上,下班后,大家聚集在顾立春的办公室里商量事情。外面寒风呼啸,陈禹和孟念群在屋里生了炉子,大家围炉而坐,一边烤花生和馒头片,一边商量对策。
  陈禹坐在右手边,侃侃而谈。他不像孟念群,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格外克制收敛,很多时候他压根不把自己当个劳改犯,大家似乎也忘了。只有金发和王铁对他颇有微词。
  陈禹烤东西的手艺明显比别人高,他烤了一把花生,随手剥好,很自然地递到顾立春手里,看得一旁的吴胖直眼热,说道:你也给我烤一把。
  陈禹白了吴胖一眼:自己烤。
  孙厚玉笑着烤了一把花生分给吴胖,他一边剥花生一边说道:顾哥,这革委会的以前没少整人,你说咱们要不要私下里去联络那些挨过整的职工,大家一起团结起来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