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746章 都是好演员呐!
  遇到这么个上司胡乱指挥,做下属的或许就越权告状去了。
  可遇到这么个皇帝,辽国的臣子也很无奈。
  除了捏着鼻子忍下来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路可走。辽国的臣子们也不能跑去析津府的行宫里,质问耶律洪基:“陛下,严肃点,打仗呢!”
  这话要是说了出来,官职就别想要了。就连小命能否保得住,都难说。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王朝都有所谓的气运。在王朝强盛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不入流,他身上大部分的缺点都能被王朝的强大所掩盖。而在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一个有雄心,还有不少优点的皇帝,被人看到的都是他身上被放大的缺点。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唐明皇。
  这位连自家儿媳都不放过,唐朝有安史之乱这场劫难,就不用说了。
  而耶律洪基很幸运,辽国如今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草原帝国。从石敬瑭手里吞并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国甚至连草原部落最为稀缺的工匠,都拥有了很大的数量。这样一个帝国,除非有另外一个强大的草原部落崛起,要不然是不会被颠覆的。
  耶律洪基这才有了折腾的资本,毕竟,好大喜功的耶律洪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明君。可是辽国确实强盛,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耶律洪基愣是还没有将辽国折腾完。
  “大帅,这陛下的命令?”
  韩资让像是吃了一口虫子似的,胸口翻江倒海,却又无可奈何,面对属下的不解,他只能用权势来维护皇帝的尊严:“你敢抗旨不遵?”
  “不敢,属下不敢。”
  “不敢还不快去!”
  守卫易县的辽军将军看到命令,气地面红耳赤的怒骂:“哪个混蛋下的命令?”
  “是陛下!”来人轻声告诉了对方,别乱说话,惹怒了皇帝你可吃住不起。
  五大三粗的易县守将,顿时蔫了,心虚道:“要我说还得是我们陛下高瞻远瞩,这肯定是为了生擒宋军主将而筹谋的计策。”
  “算了,你也别拍马屁了,陛下不在,你说的再好听,他老人家也听不到。”
  韩资让是来自于小部落的底层小贵族。而他不一样,他姓李,叫李大毛。乍一看,中原的小伙伴们还以为这个李大毛是汉人。其实不然,李大毛是真正的契丹人。
  这得从天可汗李世民说起,当年李世民征服草原,契丹贵族带着族人投靠了唐朝。李世民一高兴,就将投靠大唐的契丹贵族赐李姓和孙姓。这也是契丹上层贵族很多都姓李和孙的原因。但是这些契丹人和中原的李氏和孙姓族人放在一起,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至于契丹百姓,在太宗皇帝赐姓之前,契丹的贵族都没有姓氏,老百姓随便叫个名字就的了,还要什么姓氏?
  这么说来,李大毛的名字虽然不咋好听,但在契丹贵族圈内,算是祖上阔气的权贵公子。
  而韩资让,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说起来,契丹人的姓氏真的很有趣,要说契丹皇族耶律家族。其实,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因为崇拜汉高祖刘邦,改姓为刘。于是耶律在契丹话中,就有了刘的意思。
  因为崇拜汉朝的皇帝,而执意要改姓刘,这也就是契丹人了,全天下就这么一个国家的皇帝会这么干。
  老大改姓氏了,当小弟的瞪眼一看,也得改姓氏,随即乙室、拔里比两个大部落的首领眉头一皱,当即决定他们以后就不姓乙室和拔里比这么土气的姓氏了,改成萧。
  有人问,这也有讲?
  当然啦,刘邦配萧何,就像是白菜配粉条,这简直就是绝配啊!
  于是,契丹部落之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姓行动,大部分都变成了汉人的姓氏,可是走起路来是草原汉子,开口也是草原的语调,穿着也是草原人的皮裘……可契丹人自信啊!自从改了姓氏之后,一顺百顺。
  耶律阿保机顺利统一了草原,各部的首领也觉得改了姓氏之后,智商都好像提高了,智谋一下子高到能够理解中原权谋的精华了。当然也有死不悔改的,叫哈嘞,昆塔之类的姓氏,都是按照山川河流为姓氏标准。不过这些都是不大的部落,大部落受到汉化的程度非常高。甚至拥有汉化姓氏的辽国贵族,会鄙视那些没有汉化姓氏的同伴。
  就像是高贵的贵族,看低贱的奴隶一样,优越感油然而生。
  对此,李大毛这样的老牌贵族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有自己独有的骄傲。他们甚至要比皇族更加高贵的存在。要不是在大唐末年,被耶律家族下手快了,说不定草原上的主人如今就姓李了。
  虽说出身高贵,可是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李大毛不敢耽搁。完不成,也得想方设法的完成。
  五百人,面对两万人的时候,能否全身而退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但要是拖延一些时间,加上有城墙的保护,应该可以做到。可还是得死,李大毛觉得自己不该死,死了,啥都没了。自己的妻子被兄弟霸占,自家的儿女也不知道会恓惶成什么样子。他得活着,好好的活着。
  想要活命,就得想办法。
  很快,办法想出来了。易县的防御依托于一条河,易水。只要易水的渡口丢失,易县的防御就等于失去了一大半。加上守军人少,撤退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李大毛先命令手下,选拔出来五百人,准备守城。他带着其余的兵力,退守涿州。
  被李大毛留下的校尉盖天保气地对着视线远处的军队骂娘,却也无计可施。
  可上司的命令不能不服从,但如何能保住小命,还能找到足够的借口就要动脑筋了。突然,他站在城墙上,看到易水上的渡口。
  已经是深秋了,易水上的水位下降的厉害,宽度也不及春汛时的四分之一。
  渡船在河中散落在岸边。
  要是想要固守易县,即便易水水位下降的厉害。但也应该保护好渡口,控制所有的渡河工具。但是盖天保眼珠子一转悠,先到了办法。既能够让他的撤退找到足够的借口,还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他对手下道:“将所有的船都运送到对岸,然后将对岸渡口的人都撤回来。”
  这不是将好好的渡口全部让给宋军吗?尤其是将船只给了对方,岂不是帮着宋军渡河吗?这要是丢了易县这个战略要地,谁担待得起?
  手下懵了,这不是资敌吗?
  但是他敢反驳盖天保的命令吗?
  盖氏,可是大贵族,而他连个姓氏都没有的平民。
  不得已,只能埋下脑袋服从道:“属下这就去办。”
  至于上司有可能资敌这种事,就不是他该去考虑的问题了。至少他可以保证,盖天保不是宋国奸细,这就足够了。
  反正南下的广顺军要是回来没有渡口,也能通过别的办法渡河。
  且不说辽军配合他们的皇帝卖力演戏。
  再说宋军。
  飞廉军主力骑兵斥候已经抵达易县的那一刻,还真的有点傻眼,仿佛他们不是来打仗,而是来做客似的,辽人深怕宋军渡河不方便,甚至连易水上的船只都送到了宋军的眼前。
  这一刻,连李云都吃不准了,只能命令斥候立刻联系中军。
  等到李逵带着亲卫抵达渡口的时候,就看到易县方向突然城门打开,辽人争先恐后的从城门口出去,一骑绝尘地往北逃跑。
  李云吞了口口水,艰难的问李逵:“二哥,这是什么路数?”
  李逵翻了翻白眼,心说:“我哪儿知道?”
  辽人跑的快,李逵也不能无动于衷。命令李云:“你带着五百骑立刻过河,轻装出发,尽量咬住辽人,能抓回个探子就更好了。要是见情况不对,立刻回归本阵。”
  李逵琢磨了一会儿,又道:“我估计辽人不太有可能有伏兵,这连渡口和渡船都敢送出来,这契丹人肯定要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偷袭,而是所谋甚大。你的任务就是要让辽人觉得自己的计谋没有被看破,追个几十里之后,就可以回来了。”
  “得令!”
  李云命令而去,他还真的想要看看辽人到底是卖什么关子。
  随着李逵带着人渡河,立刻控制了易县城内。
  可让他吃惊的是,县衙好好的,仓廪好好的,就连房子都是好好的……就像是匆忙之中撤退似的,完全都像是一场意外。
  但是这样的意外,李逵说什么也不肯相信。
  因为真要是意外,仓廪中的粮仓为何是空的?府库中的军械,为何被搬空了?这也是辽国早有准备。
  李逵站在空荡荡的公廨之中,冷笑起来:“既然你们想玩,爷就陪着你们好好玩玩。”
  站在李逵身后的鲁达等人倒是坦然,他们跟着李逵时间久了,已经习惯了李逵的性格。包括,那种阴森森地冷笑,有点瘆人的感觉。
  刘法可没习惯,他如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按照辽人的举动,连他都看出来了,这明显是个圈套。这么明显的事,难道李逵看不出来吗?
  他更倾向于李逵已经看出来了,既然主帅已经看出来了,按照刘法的想法,涿州肯定是刀山火海般的地狱,还是不去的为妙。按理说,打下易县,也足够缓解真定府的危机了。但是李逵接下来的反应,让他看不懂了起来。
  只见李逵接连下令:“派遣信使联系河北西路宣抚使安龙图,让他在辽军撤军之后,立刻派遣大军北上。”
  “立刻联系仁多保忠节度使,命令其部骑兵尾随撤退辽军北上。”
  ……
  李逵所有的命令,都不像是要走的样子,而是将他自己当成了诱饵。这时候刘法也坐不住了,低声对李逵进言:“大人,不退兵吗?”
  “退兵!”李逵瞪眼道:“这多扫兴啊!这样的阵势,至少也是辽国的南院大王搞出来的阵仗,甚至辽国皇帝亲自指挥都有可能。他想要困死我,我要是不去囚笼里一遭,岂不是让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