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耽美同人 > 红楼国师贾敬 > 红楼国师贾敬_分卷阅读_51
  “把你嘴闭上。”贾敬很是满足,“你就没想想,为了个私生女,忠顺王能亲自上门来看?”
  贾珍光顾着点头了,当初老太太能把他说动,打的旗号就是忠顺王深得圣意,将来有可能会有大出息,现在私生女换成了亲生的,说到底还是他爹有本事。“可是……”贾珍略有迟疑,“这爵位到了蓉儿身上就是最末一等了,跟郡主比……”稍微差了一些。
  贾敬眯着眼睛笑了,“这爵位,说不定不会降呢。” 他可是有个三等伯升到一等伯的奖励皇帝还没给,日子又快到了给皇帝献药的时候,还有忠顺王,想必也会在里面出把力。
  到时候他是伯爵,蓉儿是子爵,剩下一个光头的贾珍,到时候如果他羞愧的不肯出门,就更省事了。
  “这事儿可得瞒好了,等到明年纳彩的时候才好让人知道。”贾敬招手叫贾珍附耳过来,小声说道:“忠顺王可说了,那私生女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知道,因此别走漏了风声,特别是隔壁。”当然,有可能老太太也是被骗了,这点贾敬没说。老太太是个精明人,贾珍可算计不过她。
  贾珍如小鸡啄米般点头,这是有人要害他们,一定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这边宁国府父子两个达成一致,其乐融融,那边贾母正在训他的大儿子贾赦。贾赦今年比贾敬不过小了一两岁,身上还有爵位,站在贾母面前低着头,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他就这么当着我的面眼睁睁的将惜春抱走了!”贾母还没从贾敬夺女中缓过劲来,一边怒喝,一边有丫鬟上前给她抚背顺气。“那盒子说是送个几个姑娘的玉佩,就只有两块,还说什么从贵人处得的,我看就是寻常铺子里卖的。”
  贾赦早些年没少挨训,也没少顶嘴,两看生厌,因此贾母并不时常叫他过来。后来年纪大了,知道了一耳朵进一耳朵出,这才好了许多。
  贾赦暗道,人家隔壁自己的亲生女儿,干嘛不能接回去,又不是地方小住不开。他心里对贾敬又是佩服又是埋怨。贾母是整个荣国府的老大,无人敢忤逆她,这贾敬惹了她生气,烂摊子全部要荣府承担,因此是埋怨。佩服也是这一点,居然敢这么无赖的硬生生把人抱回去了。
  贾母平息了一会,说:“你去把惜春给我抱回来。”
  “母亲,那是宁府的女儿。”贾赦觉得很没道理,他怎么抱啊。
  贾母眼睛一瞪,“他宁府连个会看孩子的人都没有,可不能让惜春受了委屈。惜春才多大点,连路都走不利落,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快去!”
  贾赦带着邢夫人磨磨蹭蹭到了宁府,贾敬已经带着惜春走了,剩下贾珍一个,邢夫人跟着尤氏去了内院唠家常。贾赦也不是真的想来接惜春,贾珍又刚得了父亲的教诲,跟贾赦看了一天的书法字画,连惜春两个字提都没提。混了一天,等到吃过晚饭,贾赦算着贾母差不多已经睡了,便和邢夫人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贾赦在贾母处告了罪,说儿子办事不利,今儿一定将惜春接回来,于是又是在宁府厮混一天。如此三五天之后,贾母也知道这惜春是回不来了,除了隔三差五的刺贾赦两句,再无别的话。
  宁府要和忠顺王结亲了,除了两个当事人,最先得到消息的是五皇子,从秦邦业那里传来的消息,贾母说这事成了,可是五皇子一点都不高兴。
  要是早知道贾敬的爵位得的这般容易,他家里也有个闺女的。贾敬连私生女儿都能接受,想必他家侍妾生的也不在意。
  五皇子也不是没想过为什么忠顺王还是太子的时候贾敬没答应,后来成了忠顺王才答应了。但是贾母话说的很是微妙,只说自己多么辛苦,劝了一年之久,贾敬终于松口,也没提忠顺王曾经去过宁府,还给了贾蓉一个玉佩,因此五皇子错失一个得到真相的机会。
  五皇子上门了,他是来探口风顺便挖墙脚的。
  “多日不见,五皇子风采依旧。”
  “贾公客气了。”
  寒暄过后,两人坐在桌前,见到四下无人,五皇子说:“听说贾公的孙儿已经到了结亲的年纪?”
  贾敬眼皮一跳,这不会也是来说亲的吧?要说忠顺王是个聪明人,除了那次脑抽的谋反以外,行事还算光明正大。可五皇子跟七皇子两个平均一下才算是正常人,五皇子的脑子全长在七皇子的心眼上了。
  就说去西山找仙草,五皇子只带了那么几个人,全然不顾天气炎热就自己上了山,后来还能让七皇子将他府上的东西偷了出去,到现在也没发现,所以五皇子跟七皇子相比完全不占优势,他跟谁比都不占优势。
  跟七皇子做事,可能事成之后会被报复灭口,但是跟着五皇子做事,贾敬叹了口气,除非皇帝也抽了,不然选六皇子,哪怕号称武夫的二皇子上位,都不会选他的。
  “蓉儿过了年就十五了。”贾敬道。
  五皇子笑了一笑,问:“可曾定亲了?”
  “倒是说了一门人家,正在相看。”
  五皇子凑近了,神秘兮兮的说:“听说女方家世不好?”
  嗯?贾敬眉毛一抬,“五皇子从而得知?”因为知道五皇子没有当皇帝的可能,再加上五皇子智商有碍,因此贾敬在他面前一直是面无表情话不多,五皇子也习惯了。
  他安慰般的笑了两声,接着说:“听说姑娘娘家姓秦?”
  贾敬来了精神,这事是他戳的?贾敬眉头一皱,“是荣府老太君给说的,我本不想答应,无奈老太太年事已高,又已经和人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