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穿越重生 > 为人民服务[快穿] >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34节
  第30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1966年八月十五, 也就是中秋节当天,西大滩也有可能是全国历史上第一座温室大棚终于建造完毕,可以正式开始它的使命了。
  大家伙儿看着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的大棚, 一时间, 好几个人掉下了眼泪。
  他们发誓,绝对不是因为风沙迷了眼睛,而是激动啊。不毛之地西大滩,生命禁区戈壁滩,正式开始种蔬菜啦。
  看看,多漂亮的大棚,就像一位精神抖擞的年轻人, 胳膊腿都健壮的不行, 摞起袖子就要投身祖国的蔬菜种植事业了。
  田蓝听着旁边知青的比喻, 总觉得哪儿怪怪的。好吧,就当是时代的呼唤,当代青年精神的写照吧。
  郝建设还伸手指着大棚示意大家看:“本来我觉得盖温室的仰角要到45度,实在太夸张了,差不多40度以内会比较合适。但大家可以好好观察一下, 这个大仰角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大棚被遮挡的部分少了, 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光照, 获得最大的采光量。那我现在给大家出一道题目,大家可以通过观察然后再计算, 45度的角跟40度的角, 大棚获得的采光量的差别。大家好好想想,今天晚上上课的时候, 看谁能够回答出来。”
  众人立刻做鸟兽状散。
  行了啊, 不要太过分。你这家伙当老师上瘾了是不?那个, 这题到底怎么算啊?有点懵。
  田蓝笑着招呼大家回头:“跑什么跑啊?赶紧收拾,你们还想不想过中秋节了?”
  薛秀琴兴奋地大喊:“我们就在大棚里过节吧。”
  “对!”66届的知青也喊,“这是我们来到宁甘的第一个中秋节!”
  瞧瞧,一开口就露了新兵蛋子的底。
  65届的老知青们骄傲地挺起胸膛,然后悲伤地发现这好像也是他们到宁甘后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因为去年他们出发的晚了,他们一来都收谷子了,中秋节早过完啦。
  田蓝赶紧融洽双方感情:“这是我们一起,我们军垦战士在一起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必须得好好庆祝一下!”
  其他人跟着高兴起来,还冲高连长喊:“连长,过节了,是不是得表示一下啊?”
  高连长像是被他们的喜悦感染了,居然还笑了笑:“会发东西的,中秋节都会发东西。”
  可惜的是平常负责给他们烧饭的司务员也要回部队过节,所以他们不仅没有节日礼物,居然连晚饭都只是——大肉包,举起手来,美好的大肉包!皮薄肉厚的大肉包!
  所有人都兴奋的差点儿原地打滚。毕竟从来的那天到现在,他们是第二次闻到肉的味道啊。
  虽然平常饭菜管饱,咸菜圪塔汤里头还会给他们打蛋花。但是,这些能跟肉肉比吗?肉肉才是真爱,肉肉才是生活的真谛。
  知青们赶紧冲进刚刚落成的大棚,伸手掐刚长出来的空心菜。这菜长得最快,已经可以收割第一茬了。他们一直等着,没舍得自己吃,就想让解放军战士大过节的,好歹也吃口新鲜的菜。
  可惜芹菜才长出小苗,韭菜和卷心菜不过刚两片叶子,还不能吃。不然的话,他们也给人家加个中秋节的大餐了。
  对于常年只能吃得上咸菜、萝卜、土豆、大白菜这些好贮存的菜的驻军战士来说,绿色蔬菜可是比肉还吸引人的存在。毕竟肉可以装在罐头里,偶尔来改善生活呀。但是,蔬菜罐头基本上都是出口挣外汇的,大家根本吃不上。
  司务员看他们拎过来的几大袋子的空心菜,笑道:“这是要过个绿油油的中秋节了啊。”
  众人听了大窘,这个说法怎么怪怪的呢?
  司务员却兴高采烈,直接推着板车走,临走时还招呼他们:“好好过节,锅里还有鸡蛋汤跟包子,管饱管够,你们自己吃。”
  高连长帮忙:“我给你推吧,路不好走。”
  知青们却望着远去的绿色,咽了下口水,要是把空心菜叶子放进鸡蛋汤里,那肯定特别好吃。
  啊,老高这家伙帮人推车就不回来了。他分明是去部队里头蹭他们的空心菜吃了。
  这家伙可真够狡猾的。
  众人义愤填膺,感觉领导实在太不够意思了,居然不跟他们同甘共苦。
  邵明突然叹气:“我们才一个月的时间没吃上绿色蔬菜,就抓心挠肺地想。这些解放军战士驻扎在戈壁滩上,常年吃不到新鲜蔬菜,多辛苦啊。”
  大家立刻反应过来,是啊,解放军的艰苦又要跟谁说呢?
  不行不行,他们得想办法,在有限的大棚空间里尽可能种出更多的菜。这样,大家每天都有新鲜菜吃啦。
  众人七手八脚,拿油纸垫在篮子里,将包子全都倒进去。至于鸡蛋汤,那必须得是用大铁桶装。
  不能装木桶的,西北干到什么程度?他们有位知青因为从小怕冷,所以特地带了木桶到宁甘农场来,想要每天泡泡脚,好让自己血液循环的顺畅些。
  结果呢?没水泡不说,因为气候太干,木桶居然直接裂了,好不容易装了水进去都漏掉。
  戴金霞转头跟田蓝说话:“要是咱们在戈壁滩上也都种上树,那到时候就没这么干了。”
  田蓝却摇头,看着月光下的戈壁滩,喃喃自语道:“这里适合种草,不适合种树。”
  众人惊讶:“为什么呀?我们在沙漠的树不是长得很好吗?”
  她们来西大滩的路上,司机还特地绕道去济北农场边缘,就是让他们好好看看雨季过后的防□□。
  那些胡杨林,已经都发了新芽,长出了嫩叶,真正活了。那么一大片多美啊!
  田蓝指着地上道:“因为这里再往下面,还是硬石头。干旱地区树木的一大特点就是根扎得很深,这样才好尽可能地吸取更多的水分。这里,根不容易扎下去。不如种草,可能效果会更好。”
  大家追着她问:“那要种什么草?又怎么种呢?”
  他们的温室大棚目前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所有水分都来自于解放军驻扎时留下的一口井。即便无土栽培用水很少,但大家也是节约着用。
  怎么在石头缝里头长草呢?还是这么干的石头缝。
  田蓝摇头:“我还没想好,这边的情况跟济北农场又不一样。等我考虑好了再说吧。”
  郝建设看着她笑,认真地强调:“田蓝同志,你肯定能想出好办法的,我相信你。”
  冯祥生等人又开始酸溜溜。
  呀,需要你相信吗?我们65届的知青向来以田蓝马首是瞻,哪里需要你来献殷勤?
  前面的知青大声喊:“你们动作快点儿,包子冷了就不好吃了。”
  后面的人大骂:“你怎么知道不好吃?不准瞒着老子偷吃!”
  一群人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地奔向大棚。
  啊,月亮多好啊。八月十五的月亮果然分外圆哩!
  瞧瞧这一轮圆玉盘,散发着柔软又明亮的光。即便月光是冷的,也像是母亲刚洗过衣服来抚摸孩子面颊的手,带着怜惜的温柔。
  戈壁滩静悄悄的,老天爷大概知道今天是中秋节,没有飞沙走石,好让大家同望一轮中秋月。
  徐文秀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我们家今天吃的是鲜肉月饼还是火腿月饼。”
  好几个知青都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月饼还有鲜肉火腿的?月饼不是甜的吗?”
  这时代可没有满世界传的广告,家乡相对发达地区的人,能从报纸和广播里听到看到外面的世界,其他的只能身边即世界。
  徐文秀骄傲地挺起胸膛,认真道:“等我回去探亲,我一定给你们带月饼。我们家那边的月饼可好吃了,吃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
  其他人就笑她:“呀,你吃过多少地方的月饼啊?”
  吼!就是好过分。
  戴金霞招呼众人:“快快快,都进来吧。”
  这个大棚占地面积差不多两亩。当初决定建这么大的时候,田蓝心里也挺发怵的。毕竟,她不能以基建狂魔的标准要求这个时代的建筑水平。
  结果林师傅压根就没当回事,他和郝建设一通商量之后,就妥妥的把大棚给设计好了。也得亏如此,没这个面积的话,600多号知青怎么能塞进大棚里呢?
  大家一进入大棚,就忍不住发出满足的喟叹:“哎呀,里面果然比外面暖和多了。”
  戈壁滩的夜晚降温快,即便今晚无风,他们走过来的路上也感觉凉飕飕的。只有进了大棚才切实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看看他们的大棚多气派,墙体是用南瓜大小的石头砌成的,菜畦之间的间隔用的也是砂砾。那绿油油的青菜,紫莹莹的茄子,红彤彤的苋菜,瞧着就好像是从碎石缝中长出来的一样。
  多神奇啊!
  邵明眉飞色舞,得意的不得了:“那当然了,也不看看,到底是谁生产的产品!”
  嘁,说的好像他是建筑师一样。
  众人集体嘘他,他自己到先哈哈大笑起来。
  薛秀琴抬起头,突然间惊呼:“看,可以看见月亮!”
  旁边的男知青就逗她:“看不到月亮就能看到太阳了?咱们这是日光大棚。”
  薛秀琴却不理睬他,反而欢喜得不行:“我们在大棚里面赏月,就像是在水晶宫里遥望天上的月亮一样。”
  郝建设笑道:“这是美人鱼的故事吧,在海里看着月光。”
  冯祥生在前面喊,招呼大家:“走起来啊,走起来,大家都好好欣赏下我们的劳动成果。”
  啥成果呢?光秃秃的架子。占据了半壁江山空心菜已经全都被掐光了。之前他们忙着建设大棚,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在无土栽培上。
  现在想想,好亏呀。因为这个时节不靠温室保温,只要保证了水肥,其实也是可以种菜的。尤其是在大家的墙砌的差不多的时候,外面的风基本上都不会刮到坑里呢。
  田蓝哈哈大笑:“怎么样?吃一堑长一智,经验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她伸手指着石头垒砌的基质槽,笑着问,“来,现在考考你们,谁来说一下,为什么要把基质槽建成这样下挖式的?”
  这实在是为难大家,毕竟就连基质槽这个概念,也是他们开始建大棚以后才被田蓝强塞进脑袋里的。
  但什么时代都有勤奋刻苦的好学生,立刻有人举手回答:“因为石头形状不规整,要找一个平整的平面不容易,所以直接下挖,然后再在上面砌1~2层的石头,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
  田蓝连连点头,满意的不得了:“非常棒,加10分,集满一百分,给你们奖励啊。”
  她又瘦又小,虽然平常隐隐约约是大家的领头羊的模样,但只要脱离工作,一看她本人,大家就会瞬间破功。
  嗐!一个小孩子说要给他们奖励,这是要省下自己的糖分给他们吃吗?
  田蓝笑着骂:“到时候有好东西,你们可别后悔。”
  她左手端着搪瓷缸,右手拿着包子,一口肉包一口鸡蛋汤。等到肚子里头感觉有点底了,她才继续说话。
  “我现在提这个,是想提醒大家一句,就是我们搞农业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因地制宜这4个字。戈壁滩石头多,我们就要充分的利用石头,所有可以用石头代替的建筑原料,我们都上石头,这样就省心省事还省钱。”
  众人哈哈大笑,省钱才是重点吧。
  田蓝笑着点头:“算是又不算是。就好比一些交通不发达的地区,他就是有钱买砖头,东西运不进去,那也麻烦。”
  旁边人追着问:“那要不是戈壁滩,也能用石头吗?”
  “有石头的地方也不止戈壁滩啦。”田蓝想掰手指头,可惜手上有东西,没办法,就只好光靠嘴巴说了,“比方说靠近河滩的地方就有很多石头。比方说荒山,也会有不少石头。这些石头都可以用起来。除此之外,像咱们用的半地下室大棚就主要适合北方使用,因为北方相对气候干燥,不容易发生挖个一米就有水冒出来的事儿。”
  冯祥生叹气:“要是咱们宁甘也能挖一米就冒出水来,那我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田蓝笑道:“天下之事能两全的毕竟是少数,宁甘的日照条件这么好,已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了。”
  有知青问她:“那南方怎么盖大棚呢?”
  田蓝想了想,认真道:“我个人认为目前南方推广小拱棚以及地膜种菜会比较合适些。首先南方地区冬天能生长的蔬菜不算太少,只要合理利用小拱棚和地膜,就可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这样经济投入也比较少。先吃饱再吃好,等前者满足了再考虑反季节蔬菜的事。至于北方,建大棚虽然投入高,但考虑到南菜北运的成本以及北方水资源相对紧缺,建大棚又是件非常划算的事。”
  正因为如此,她才迫不及待地想将半地下室大棚在合适的地方推广开来。因为我国的蔬菜大棚事业就是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待到80年代,逐渐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