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 综合其他 >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 第171章
  在南江厂这边,厂里几个领导把林叙当宝贝,可到了合作项目上就不一定了,林叙应该是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被使用的。
  有一点施家望没好意思和林叙提林叙这人太能鼓捣,在荣光厂琢磨出了021r型导弹艇,在他们南江厂又琢磨出了新型的猎雷艇。
  人家虽然不清楚这个项目是他主导的,可船毕竟都开到海上了,国内消息灵通的船厂都知道有这么两艘船。
  既然有了船,那必然有造船的人。
  那批猎雷艇交付之后,就有人明里暗里打听南江厂是谁在负责这块。
  导弹艇交给了荣光厂,订单也归了荣光厂,□□光厂毕竟是南江厂支援过的企业,不管怎么说,功劳有南江厂的一份。
  林叙在大连厂搞创新的话,一方面,他的创意可能会归大连厂,另一方面,他人被大连厂给挖走了该怎么办?
  当初林叙选南江厂,纯粹是因为他在南江厂实习过,南江厂离他又近,可大连厂实力一样不弱,只要条件足够诱人,林叙说不准就被大连厂给挖走了。
  总而言之杜绝糖衣炮弹!
  少折腾!
  虽然以施家望对林叙的了解,叫他不折腾恐怕很难。
  他不太喜欢和大连厂的某位副厂长打交道,太难缠了,他担心林叙被对方给看上了。
  出国之前又是一番折腾。
  林叙交了自己的信息,填了一个接一个表,这个年代出国是件稀罕事,别看厂领导提早定下了名单,可这名单也是均衡各方的意见之后才最终决定的。
  人人都想去,只能想出一个谁都不得罪的法子。
  厂里既希望多些人出去看看,看看自家厂子和世界顶级船厂之间的差距,又担心出国的这些人会临时改变路线。
  在林叙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这个年代就太常见了。
  不是几倍的差距,而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差距。
  这个年代有机会出国的人,都是国内的精英,他们看到了自身发展与海外的巨大差距,而他们自身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留在国外的话,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近自身的目标。
  这次带队的领导是副厂长施家望和潘荣华,两人都不是第一次出国,不过带这么庞大的队伍出去,又要让每个人安全无虞地回到国内,厂长们的任务相当艰巨。
  出国之前先谈话,又交代了各人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礼仪方面的培训。
  厂里还聘请了两位翻译,一位意大利语翻译,一位英语翻译,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坐上了前往港岛的飞机,眼下国内还没有飞机直飞热那亚,都是先从港岛飞米兰,再转车到热那亚。
  南江厂级别不算低,施家望和潘荣华都是领导级别的,可这两人也和厂里其他员工一样坐的经济舱机票不便宜,光是一趟海城开往京城的航班,机票就得整整64块钱。
  现在的工资是比70年代涨了一些,可对于绝大多数工人而言,这也是一半以上的工资了。
  至于国际航班,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差不多要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要不是南江厂家大业大,拿到海外订单的话,利润要比机票钱高得多,厂里也不会安排这么一批人出国。
  林叙人还没出发,买东西的要求倒是听了不少70年代末,法国品牌皮尔middot;卡丹进入华国,在华国掀起了一阵时尚热潮,到现在,海城产已经不是国内最时尚的品牌了,而是国外品牌。
  国外的相机、手表、衣服俨然成为了高品质的象征。
  第83章
  出国
  第八十三章
  这个年代, 出远门依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从海城转到港岛, 再在港岛候机,入目所及的景象立刻就不同了。
  刚坐上飞机的时候,林叙他们这批年轻人还挺激动,徐军杨和陈辽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坐得笔挺笔挺的,视线却忍不住往外看。
  而到了港岛,机场的繁荣程度又有不同了,机场什么都贵,一行人吃的都是自己带的食物, 虽然看什么都新鲜,可确实什么都买不起。
  在候机室等了漫长的一段时间,终于登机了, 这一回, 一行人已经失去了对坐飞机的兴趣, 上飞机之后只想睡觉,可惜这一段行程要比海城去港岛长得多,感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飞机却迟迟没有降落。
  第一次坐飞机, 陈辽和徐军杨都表现得相当窘迫,林叙两辈子加起来飞机坐得不多,80年代的飞机更是第一次坐,他虽然有过坐飞机的经验, 可这是他乘坐的第一道海外航线。
  这是林叙感慨颇多的地方他们虽然造出了穿越大洋的万吨级巨轮, 自身乘坐巨轮的机会却很少,而眼下各地的飞机制造厂员工, 真正拥有飞行经验的也只是寥寥。